正文 第45章 聚啸庄园(1 / 1)

大宋工程师 云桐山人 1104 字 10个月前

董家庄园前后都是庄稼土地,显得十分空旷,两侧为东、西两庄,为人员密集区,远远望去整体布局就像是一只大鸟在展翅飞翔。

已至中秋,地里的庄稼收获完毕,冬小麦还没有播种,按说正是农忙的关键时刻,地里应该人头攒动,一派干活的气象。

可高峰与李奇坤一路走来,看到的却是数百亩的庄稼地空落落的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块荒地呢。

“为何没人干活?”高峰纳闷地问道。

李奇坤看出了门道,笑道:“新东家是谁都不知道,下一步还能不能种这块地也不知道,谁敢冒这个险?”

高峰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佃户是有顾虑呀!是呀,就是佃户无奈种上了,新东家来后,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把他们的劳动成果掠夺去,这种做嫁衣的事情,稍稍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去做。

看来自己来的还是及时,若晚来几天,过了农忙季节,就是还雇用这些佃户,今年地里也注定要荒废了。高峰心道。

紧走两步,庄园渐近,透过院墙就可以看清大门和内部的一些建筑。

如果说张白仁的家院是气势恢弘的话,那李奇坤的庄园就是温馨自然,相对来说,董家庄园就中规中矩的多。

三进三出的院子,如意大门,普通院墙,整个格调既不突显,又实用耐看,若说喜欢,高峰还是喜欢这种实用型的庄园。

院子和大门,在古时非常讲究。比如三进三出就是有三重院落,每个院落都有正房、厢房、下房(供佣人住的房子)、甚至雨廊等等。三进三出是表示从大门进去为院子,里面又有一道二门,进了二门还是院子,里面还有一道门,再进去又有一个院子。每进院子里都有别开的小门供出入,这就是“三进三出”的意思。

当然,古时的宅院,不是以院子的大小来区分贵贱,而是以大门的规格来区分。

你有钱就可以买三进三出的院子,但大门的建制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否则定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古时的宅门分为王府大门、金柱门、广亮门、如意门,墙垣门等数种类型。一般没有官职的富户都用广亮门或如意门,用砖雕门斗装饰,院子里再豪华阔绰,大门也不敢僭越。

保长也好,大保长也好,在宋朝都不是正式官职,顶多算是一种身份,因而这些人家就是再富有也不能在大门上犯错。张白仁家用的是广亮门、李奇坤和董家庄园用的是如意门,倒都没有僭越。

高峰俩人赶到近前,正看到董家庄园门口聚集了不少的民众,男女老少皆有,他们或站、或坐、或蹲、或倚,一个个心绪不宁,脸含愁意,个别的还悲从心来,掩面哭泣。

事情超出预料,高峰和李奇坤没有急于上前,他们躲进人后,想看个究竟。

聚集的人群有七八十口子,他们虽然情绪不好,却也没有闹事,只是在门口静观。

大门台阶上,一个大腹便便的管家正与一名麻衣青年人话语交锋。

“宋二蛋,你为何要带乡亲们来闹事?”管家怒责道。

“刘管家不要生气,我们不是来闹事的,而是来询问一下东家的房、地卖出去了没有?我们接下来能不能继续种?”叫宋二蛋的青年向管家鞠了一躬,然后彬彬有礼地说道。

“噢,是这样呀,那我告诉你,地还没有找到买主,能不能种我们也管不着,你让乡亲们回去吧。”听闻了真相,刘管家立马面现轻松地表情,随即勒令对方撤走,甚至在说到“管不着”时,还特别强调了“我们”。

“请问,这话是东家的意思,还是你个人的意思?”宋二蛋似乎听出了一点意味,忍不住追问道。

“东家不在,我就代表东家,谁的意思有区别吗?”刘管家傲慢地反驳道。

“你代表不了东家。”宋二蛋冷笑一声说道。

“宋二蛋,你给我说清楚,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代表不了东家了?”刘管家有些恼怒,禁不住与宋二蛋理论起来。要不是众人围观,他都要上前抓住对方的衣领了。

“刘管家莫心虚。东家临走前说了,一切以大家的利益为主。可我刚才明明从你的话中听出董家似乎不想管大家的意思,我们相信东家不会做出这种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你急于交差想把我们牺牲掉,就你这样做事,能代表东家吗?”宋二蛋据理力争道。

“宋二蛋,你别胡言乱语,东家是这样交待的不假,我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可你也看到了,这房和地根本就卖不出去,最近就是连个买家都没有上门的,再说那些虚了吧唧的还有什么用?总不能看着东家这么大摊资产烂在这里吧。所以,你还是带众人回去吧,我们会尽力为大家多争取一些好处。”刘管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出了一些无奈,却也因此露了底。

“如果争取不到呢?”宋二蛋沉声反问道。

“那也没有办法,董家能做的只能这样了。”刘管家苦笑一声道。

“能不能通融通融,先与我们把合约签了,然后再转让合约,这样我们就可以去种地了,难不成眼睁睁看着地荒了而不管吗?”宋二蛋无奈地建议道。

“这绝不可能,一是我没有这个权利,二是我们也左右不了新买家,转让合约更属无稽之谈。”刘管家毫不迟疑地拒绝道。

话说到这里,基本上是步入死局,没有回旋的余地了,除非有一方让步。

当然,这样僵持下去,吃亏的自然是佃户,毕竟没有地种他们将一无所获,甚至明年的生计都是问题,而且小命捏在别人手里,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然而,这时只见那个叫宋二蛋的青年人转向众人,高声吆喝道:“乡亲们,刘管家不按东家的意思办事,弃我们的死活于不顾,为此我们不服,请求更换负责人,你们同不同意?”

“我们同意。更换管家,签定合约,赶快种地,好有饭吃。”底下一片呼应。

这个呼应就像事先排练好的一般,阵容整齐、声音宏亮,前后协调一致,听来不禁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