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何笑行来说,无论是平阳的纯还是夏饶的媚,都能满足何笑行作为一个普通男人对女人的本能幻想。任何一个稍微有几分姿色的女人可能都会让一个男人动一下老二,但动心,和姿色无关。
按照嫡母皇太后原本的打算,只是宣召平阳一个人进宫。平阳进宫后和身为皇帝的何笑行见一面,看看双方能否产生点火花。可是谁知左丞相居然也跟着进宫了,这就有些打乱嫡母皇太后的计划了。
再说右丞相夏衍,商人出身位居丞相,夏衍养着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对于太后要给皇帝选皇后这样的事情,夏衍自然也是万分上心。接到情报后,立即带着自己的女儿夏饶奔赴玉泉宫面见太后。就算此行不能让太后选自己女儿夏饶嫁给皇帝,至少也要将右丞相之女嫁给皇帝的事情给搅黄了。
嫡母皇太后对于这一切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皇家权术,精髓就在于平衡二字。对于左右两位丞相相互使绊子,嫡母皇太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都逛了半个时辰了,也累了。王宝,安排御膳房,用膳。”嫡母皇太后似乎略有些倦意的说道。
何笑行默默的观察着。嫡母皇太后、左右丞相,这三个人,是目前大平王朝的真正实权人物。左丞相平吉是皇室宗亲,同时也是国家大将,可以说是宗族将领选出来的代表人物。夏衍,商人出身,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其背后不仅仅是朝中的文官,还有天下的富商。
至于嫡母皇太后,倒更像是小皇帝的保姆,尽心尽力的为小皇帝苦苦支撑着这个帝国运转。
左右两位丞相都带着自己家女儿在,嫡母皇太后也不太好再说给皇帝选后的事情。如果现在讨论给皇帝选后的事情,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个不好的结果。
因为左右两位丞相具在,众人也不过是聊些不痛不痒的话。
“平相、夏相,哀家今日闷得慌,不如就让夏饶、平阳她们二人留在我这玉泉宫中,陪哀家散散心,聊聊天,你们看这样可好?”餐闭,嫡母皇太后对两位丞相说道。
左丞相平吉正要说话,夏衍却抢先了一步。“这是大大的好事呀!太后您的琴棋书画,当年也是名震京城。如今小女有幸能陪在太后身边,那是她三辈子修来的福分啊!饶儿,还不快谢过太后!”
左丞相平吉开口说道:“平阳能留在太后身边,老臣高兴的紧。只是臣对于这孩子平日里疏于管教,还要劳烦太后了。这孩子若能留在宫里作为太后的体己人,也是她的福分。”
对三人的对话,何笑行听得是心中暗挑大拇指。太后一句话,将这两个女娃娃都留在了宫里,那皇帝到底选哪一个人,就要看皇帝和哪一个人更投缘了。至于没有被皇帝看上的,那也不能怪太后不公,两不得罪。
至于左右两位丞相,一个是把自己的女儿比作当年的太后,那背后的意思不就是说自己的女儿要做未来的皇后么?!另一个要让自己的女儿做太后的体己人,还有什么比儿媳更合适做婆婆体己人的角色呐!
“平相,今日接地方呈报,江南三省遭遇水灾,地方田亩受灾严重。今年的布匹粮食供给都受到影响。针对此事,可有应对之法?”既然私事不方便讨论,那就聊一聊公事。自从觉得小皇帝像变了一个人之后,嫡母皇太后就想着适当的找机会锻炼一下小皇帝,好让他早日成长为大平王朝真正的君王。
“启禀太后,此事微臣已经和诸位大臣商议过。江南三省是我朝粮食、蚕丝主要供应地。此三地受灾,对朝廷的粮食布匹影响很大。且每年纳完赋税,百姓手中的余量并不多。遇到天灾,往往会断粮。微臣以为,当立即调拨赈灾的银两,购置粮食,安抚百姓。臣已经将赈灾事宜部署妥当,只是这赈灾的银两,迟迟没有调拨到位。”平吉回答道。
“夏相,赈灾银两调拨可有问题?”嫡母皇太后看着低头不语的夏衍,问道。
“启禀太后,这赈灾的银两,臣已经按照标准调拨给了左丞相。”夏衍沉吟着回答道。
“既然夏相的银两已经调拨了,平相又为何说银两没有调拨到位?这其中出了什么问题吗?”何笑行略微有些不解。
“启禀太后、皇上,此次江南三省受灾,波及三省近二十万百姓。需要赈灾银两在三十万两左右,而右丞相大人却只给了微臣十万两银子。这如何能叫赈灾银两已经调拨到位?”显然平吉已经因为这件事情和夏衍沟通过,并且没有达成任何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此时说起话来,平吉显得有些情绪激动。
夏衍还是一副深沉的样子:“太后、皇上容禀,根据我大平王朝历法,赈灾银两调拨数目由受灾情况和国库存银两者共同决定。根据历法和国库现有的储银数目,臣能够调拨银两的最大限额是十万两,已经悉数调拨给了左丞相。此时若左丞相还要问臣要银子,臣也不能去给左丞相大人把银子变出来。”
“自从先帝采用了‘酒品专营’以来,每年拍卖专营券所得之收入近五十万两,而夏大人居然还说国库没钱?!这么多钱都去哪了?”平吉说道。
“左丞相大人,今年酒品专营所得收入,已经悉数用尽。具体单据,国库账房清楚的记载有每一单的支出。如果左丞相大人不相信,大可以去查国库的帐。”夏衍一甩衣袖,说道。
“太后,皇上,臣不懂国库收入支出的账目,但是臣知道,如果江南三省的灾民不能妥善安置,影响今年的粮食和蚕丝产量事小,百姓聚众闹事可就不好了!”平吉知道和夏衍扯下去没有什么意义,干脆把球提给嫡母皇太后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