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以来,〖中〗国大学生曾有一段极快的升迁时期,很似古代科场。最好的学校毕业的成绩最好的学生,留在〖中〗央历练的同时,无论务实或务虚,若能给某位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就有机会进入体改委、计委、政策研究中心等清贵权重之部门,继而上上下下,一路升迁畅通无阻。
与二十年以后所不同的是,因为这个时期的〖中〗国缺乏高端人才,又是改革开放初启,〖中〗国领导人很愿意关注年轻的学子,给予他们机会,从而为改革增添新的血液和新的思路。
贾立东费尽心机才得到了苏振国早餐会的机会,因此,他此际唯一关心的就是如何在苏振国脑海中留下印象。为了达成此目的,他根本不在乎苏城是谁?
如果今天的早餐会上没有苏城的存在,贾立东说不得就要选择将军或高官来做突破口了。
他不怕得罪人,他怕的是以后没有机会得罪人。若是不能在〖中〗央领导心中留下印象,一旦下放地方,岂不是要做一辈子的庸官俗官。
同样的,贾立东不怕苏城反驳,他怕的是没有机会说话。而且,今天的早餐会不同于以往,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已经生效,用屁股猜也知道少不了海湾危机的讨论,贾立东在中东问题上做足了准备,无论苏城往哪个方向说,他都能用充足的理由将其驳斥成渣。
然后,就能踩着这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飞升了。
他唯独没有想到的是“呼声”。
是的。呼声!
苏城实在是困极了,也无聊极了,加上没什么心理负担,很容易就睡着了。
人都说回笼觉香。谁要是在无比渴睡的情况下,只睡了两个小时就被人叫起来,再睡着的时候,脑袋里简直像在做蛋糕,除了软绵绵,什么都不会再想的。
贾立东惊诧的望着苏城微微扇动的鼻翼,欲哭无泪:这也是为了博出名,是吧?是吧!
就见苏振国轻轻示意了一下,就有服务人员取了小毛毯,批改在苏城的肩膀上。
贾立东真想一头撞死在地板上算了。
古代有在金銮殿上卖直搞自杀艺术的,有强项令吸引眼球的,有骗廷杖做**的,还有抬着棺材搞行为艺术的……但是,睡觉?
现在难道是魏晋时代吗?
开会的时候睡着的人,难道还少吗?
难道只有当面睡着才有用吗?
贾立东心中怒吼:这厮要成功了,以后的大学岂不是要成周公的营地了。谁还认真学习啊,找个机会犯错,坐在校长面前睡觉好了。
苏振国却不管他,声音有意放小,道:“我们继续吧。”
戴教授担心贾立东说错话,微笑道:“战争时间拖的越长,对〖中〗国越有利,我认为,美国现在应当是在积极的争取苏联出兵,哪怕是名义上的出兵,也能彻底打消世界各国的顾虑,对伊拉克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作为〖中〗国,如何利用战前时机,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是最主要的工作,我有两个建议……”
苏振国认真的听他说了几分钟,点头道:“美国大使确实在外交苏联。不过,他们出兵的可能接近于无。苏联上层的意见,还是以伊拉克主动撤出科威特为主。”
戴教授得到了鼓励,继续道:“即使是穿梭外交,此时估计也不能发挥主要作用了。现在比较摇摆的是阿拉伯国家的态度,如果有一两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出面,战争时间就有可能延长……”
戴教授的意见,就是争取以外交换战争,让战争继续拖着打不起来为妙。
贾立东也终于醒悟过来,他与戴教授的学术一脉相承,激扬的说:“假如能让伊拉克退兵,那么美国的外交重心很有可能演变为科威特重建,以及惩治伊拉克。以前的联合国决议全部作废,需得通过新的决议,〖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的态度就很重要了……我们也能通过外交上的交换,打破西方封锁的坚冰……”
他的声音没有刻意放小,相反,有点想要把苏城唤醒的意思。孤独的发表政见是最没意思的,双方激辩才能显示出水平嘛。
苏城被迫醒来了。
昂然的长篇大论,再能睡得着,真成了魏晋名士了,人家是嗑药嗑出来的,苏城哪有这样的条件。
他睁开眼睛,就听到贾立东的〖兴〗奋的提出各种延长战争**的方法,并指出〖中〗国能得到的好处。
应该说,整个海湾危机期间,〖中〗国是得到了一些好处的。布什家族一向以来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了打仗是什么都卖,典型的顾头不顾腚。〖中〗国自89年以来所受到的西方封锁,在〖中〗国看来是件大事,对老布什来说,哪里有“能源独立”来的重要。为了争取各国的支持,国务卿贝克向全世界兜售各种交易方案。从8月到1月,联合国通过了几十个决议,每一个决议都需要各国表决,〖中〗国等国家虽然不好公然反对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但也常出现弃权的做法,而美国政府是需要赞成票的。
每一张赞成票背后,都有美国人民的眼泪在里面。所以说,战争这种东西,往往是表面风光。
不用说,贾立东是希望好处拿的越多越好,最好是再来半年的战争**,然后**做累了,或者发生了别的什么事,干脆别打了。
这种观点不光在〖中〗国有市场,在全世界都有市场。1月15日到1月17日期间,是萨达姆最忙碌的时间,有无数个国家的政要请求他撤兵科威特,从而驱散战争阴影。对苏联和〖中〗国等国家来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非正义的,但伊拉克被打也不是什么好事。假如伊拉克能够主动离开科威特,联合国的决议就算是生效了,美国发动战争的正义性也就消除了。
但是,就像是这场战争的发起一样,萨达姆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其实,他8月份开打科威特,就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美国大使当日接受了萨达姆的召见后,觉得天下太平,直接坐飞机渡假去了,哪知道萨达姆转身就下令进攻。
现在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
苏城开始还听着,然后就听贾立东的方案越来越理想化。
直到贾立东看着苏振国的眼睛,充满期望的提出自己的方案:“苏联的态度很关键,在这一点上,〖中〗国是有优势的。我们应该和莫斯科一起提出重新审议联合国决议,同时共同敦促伊拉克退兵。
如果向萨达姆保证不赔款,还是有一定的可能的,再怎么说,伊拉克也是苏联的前盟友。”
这不再是清谈,而是实质性的措施了。
苏城缓缓的喝了一口水,在其他人思考间,道:“苏联不足为盟。”
解体前的北极熊确实有点虚弱,但并不是被掠夺以后的隐身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对美国唯唯诺诺,对其他国家就没那么友好了,苏振国要是听从贾立东的意见,跑去和苏联搞联合,非得把早前赚的好处都吐出去不成。
不过,要苏城和贾立东这种政策研究中心的嘴皮子辩论,那就是以短击长了。他等了一下,平和的道:“战争马上开打,两天内。我觉得,现在关注的重点,要从战争前的状态,进入到战争中了。
他没说一天内,免得太欺负贾立东。
但贾立东已经觉得够被欺负了,愤慨道:“你用这种武断猜测影响国家政策,心态不正。”
国家领导人不是神,其知识体系永远是不完整的。在对外政策的制定上也是如此,没有几个人了解委内瑞拉的同时了解刚果金,了解葡萄牙的同时知道丹麦想什么,这种情况下,往往是领导信任哪个智囊,他就会采用该智囊的方案。
如果成功,智囊的价值也就上升了。对贾立东的官方身份来说,这就是再好不过的晋升之资了。
如果是不了解的东西,苏城不会发表意见的。但是,他明明知道战争在即,又怎么能看着贾立东劝说苏振国采取完全相反的错误方案。
他没有多做思考,就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布什这个家伙是在德克萨斯做石油起家的,自己创建了石油公司,也做过近海石油公司的总经理,他在中东问题上自己的一套。我们想通过苏联影响美国,最后最大的可能是布什影响了戈尔巴乔夫,把我们丢到了一边去。而且,布什的老爹什么斯科特布什的家伙,既是政界名人,又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他们家根本就是美国石油公司的代言人,其对中东的渗透和了解,超过绝大多数的专家,没有真东西,光是外交施压,他不听你的,石油公司对他们的压力最大。”
苏城稍停,又是一晒,道:“波斯湾开战,油价竟然不涨,为什么?这就是石油公司在揍萨达姆。”
这是一个新思路,也是属于苏城的思路,只有他说出来才可信。
90年代初的〖中〗国人,主要关心外国领导人的任职履历。少部分人也许注意到了他们的社会经历,但出于一种习惯,往往不其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
苏城没有接受〖中〗国外交的传统熏陶,又有光环在身,论点一下子闪瞎了贾立东的眼睛。
苏振国眼神一亮,抬手一看表,宣布早餐结束,并对苏城道:“再组织一下你的观点,也许还有人想听。”
苏城也看看自己的海鸥表,离美军的“沙漠风暴”行动,也没多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