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危机四伏 第三十一节(1 / 1)

大汉帝国风云录 猛子 3229 字 9个月前

第一章 危机四伏 第三十一节马日磾看到韩馥痛心疾首,心内也很难受,但他还是勉强做了一番解释。

从董卓进京到现在已经一年零两个月了,这期间发生了太多的事,一件接一件,让人应接不暇,根本没时间坐下来静心思考一下现在和将来。

为什么会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为什么社稷倾覆在即?如何拯救摇摇欲坠的大汉?没有答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这个以长公主主政在晋阳建立朝廷的想法,最初是由张温、崔烈、杨彪和皇甫嵩四个人在张温的书房里想出来的。

后来这四个人陆续召集自己和陈纪等十几个老臣筹划了很久,中间也有过激烈的争论,争论焦点也就是朝廷到底设在何处,是北疆的晋阳还是冀州的邺城?以张温、皇甫嵩为首的老臣要求设在晋阳,因为刘虞和李弘两人是目前在外官职最高的大臣,这个朝廷也主要围绕着他们两人构筑。

如果设在冀州,就等于把李弘变相地挤出了这个朝廷,那构建朝廷的主要目的就失去了。

张温和皇甫嵩的想法是,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平叛、讨董、稳定,那就必须要倚仗李弘强悍的武力。

以崔烈、杨彪为首的老臣要求设在冀州的邺城。

要想以最快速度平叛、讨董、稳定,决定因素是钱粮,而不是军队。

李弘如果忠于大汉和先帝,他即使不愿竭尽全力,但他为了北疆的生存,也不会从中作梗。

崔烈和杨彪认为,倚仗各地州郡的军队,也一样能实现这个目的。

另外,如果李弘居心叵测,挟持了公主和这个在外的朝廷,那就等于造就了第二个董卓,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把这个朝廷设在冀州,是个万全之策。

双方各不相让,争论没有结果。

最后张温说,我们反正都要先到晋阳去,因此我们可以先试探一下李弘,如果李弘忠心耿耿,我们就把朝廷设在晋阳。

他相信李弘能做出正确选择。

毕竟,董卓的现状摆在这里,堂堂大汉国的相国大人,只控制着关东、关中五个郡,不能不说是走到穷途末路了。

李弘如果骄纵枉法,把持权柄,以北疆之地抗衡举国之力,下场不问可知。

张温的试探结果完全出乎几位老臣的预料,李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而且他在给张温信中说,除了军屯和民屯,北疆十六郡的军政他可以立即还给朝廷,而且他要求北疆不再设州牧,朝廷直接督领十六郡。

也就是说,在北疆,只有郡和县两级府衙,州一级府衙撤销。

这也就避免了李弘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从而挟持长公主和朝廷的可能。

李弘算是彻底把十六郡的军政还给了朝廷。

李弘的这种态度足以证明他的忠诚,朝廷当然要设在晋阳。

马日磾最后说道:“文节,大汉的命运就在你手里,恳请你早下决断。”

刘恭、耿武、闵纯、李历、审配等人围坐在韩馥四周,沉默不语。

“你们说说,冀州怎么办?”韩馥问道,“本来是个非常好的振兴之策,但因为把朝廷设在了晋阳,结果好事变成了坏事。”

朝廷设在晋阳,等于被李弘所控制。

董卓之祸还没有结束,长安朝廷的一帮大臣们却又造出了一个新祸患。

韩馥无法理解。

既然想拯救社稷,既然有前车之鉴,大臣们为什么还要重蹈覆辙?晋阳朝廷不是一个独立的朝廷,而是从长安朝廷分出来的,是长安朝廷的一部分,主要构架是长公主、长公主府、太傅府、骠骑大将军府和监御史府。

以长公主和四府代替朝廷处理国事,换句话说,除了韩馥兼领监御史外,冀州和各地州郡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朝廷里。

冀州和各地州郡本来就是隶属大汉朝廷的州、郡、县三级府衙,各府诸吏当然没资格要求进入这个朝廷。

即使要进,也是这四个府里的掾属,成了长公主、刘虞和李弘的僚属,这肯定没人愿意。

晋阳朝廷里既然没有各地州郡的人,没有讨董联盟的人,那这不是摆设是什么?我们凭什么要听李弘的?这和让我们听董卓的有什么区别?这个朝廷如果设在冀州,等于就是受过去讨董联盟的控制,那各地州郡官吏当然能接受它。

但现在没有人愿意接受晋阳朝廷的指令,因为大家都认为那是李弘控制下的朝廷,是受李弘挟持的朝廷。

这其实很好理解,如果朝廷设在冀州,李弘不可能放弃北疆独自到冀州来,而且那时李弘也不可能放弃北疆军政了。

李弘之所以愿意放弃北疆军政,其目的显然是想留住长公主,挟持朝廷。

北疆十六郡的太守几乎都是李弘的人,而且北疆大军遍布各地,这个北疆军政李弘可以随时拿回去,他交不交其实都是一回事。

韩馥很难理解的是,这个北疆军政是去年李弘从朝廷手上抢去的,现在李弘交出来了,怎么反而成了李弘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证明?长安朝廷希望靠太傅刘虞来制约李弘,这简直是个笑话。

董卓的例子就摆在那里,他是怎么攫取权柄的?就是拿刀砍去的。

你不给我,我就杀你。

前太傅袁隗应该比今太傅刘虞有权有势吧?结果如何?袁隗还不是败在董卓的刀下。

李弘比董卓更加凶残阴毒。

董卓还没有进洛阳的时候,李弘就带着大军南下威胁天子和朝廷了,就这种人会拱手放弃权柄?至于什么故主之情,那都是狗屁。

和李弘谈什么故主?他就是一个鲜卑人的奴隶,是个蛮子,你和他谈什么故主之情?和一头豹子谈故主之情,还不如拿一把刀直接去砍他来得实在。

韩馥说了一大堆,最后的意思是这个机会万万不能错过。

长公主和朝廷必须要设在冀州。

北疆钱粮紧缺,冀州供应有限,李弘看样子马上就要打洛阳了。

等他打洛阳的时候,我们再谈这个事。

那时,由不得他不答应。

至于北疆军政,他还不还都是一回事,我们也不会主动派人到北疆去招惹他,去夺他的权。

只要他攻打董卓,我们就给他供应一部分钱粮。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一殿之臣,都是为了讨董兴国嘛。

刘恭、耿武、闵纯、李历三人支持韩馥的意见,尤其是刘恭,言词非常激烈,对李弘和朝中的一帮大臣大肆抨击。

审配出言反对。

当前的形势很明显。

晋阳朝廷要立即建,为什么?讨董联盟经过黄巾军暴乱、袁阀分裂、袁绍和长安朝廷决裂后,已经成了一盘散沙,急需有人出面再次把各地州郡的力量集中到一起,以便应对明年严峻的局势。

明年和今年一样,有黄巾军之祸,有董卓之祸,但更严重的是有流民之祸和粮荒之祸。

所以,各地州郡必须要抱成一团,度过难关。

长公主和晋阳朝廷的建立,正好给了各地州郡一次重新集结力量的契机。

冬天马上就要到了,黄巾军要休战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得到一段时间的修整。

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利用晋阳朝廷来重新整合各地州郡的力量。

这样到了明年春天,我们就能以最强悍的实力攻击黄巾军。

如果按照大人的办法,等到李弘攻击董卓之后,我们以钱粮来威胁李弘把长公主送到冀州,再把朝廷建在冀州,那时间和机会就都错过了。

其实,大人对这件事过虑了。

李弘和董卓要两虎相争,李弘暂时对冀州没有危险,而且他为了缓解北疆的财赋钱粮危机,无论如何都不会为了权力分配的事和冀州闹翻,这个朝廷暂时设在晋阳并没有什么关系。

过一段时间后,他会很自觉地把长公主和朝廷送到冀州。

为什么?张温等老臣把长公主和朝廷留在晋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制约和削弱李弘的权势,利用他的武力振兴社稷,最大程度地减小李弘对社稷的危害。

李弘不是白痴,他怎么会拿刀割自己的脖子?他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权势被夺,部下离散,一步步走上必死之路?李弘于是想了个以退为进的办法。

李弘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北疆军政?他不是为了要留住长公主和挟持朝廷,而是为了要逼走长公主和朝廷。

李弘放弃了十六郡军政,撤销州一级府衙,那刘虞呢?刘虞行丞相事,他主掌权柄,他不能不带头响应。

以刘虞的为人和宗室大臣的身份,他必定会放弃幽州军政,主动撤销幽州牧府。

那么,还剩下谁?剩下大人、兖州牧刘岱和豫州牧孔伷。

两位上卿主动放弃各自手中的地方军政大权,你们三位怎么办?不放?显然不可能。

放,大家又担心朝廷被李弘所控。

尤其是冀州,冀州牧府一旦被撤销,冀州军政到了朝廷手上,李弘就彻底控制了冀州的钱粮,我们也就再也无法制约李弘了,因此这冀州的军政大权是万万不能放。

那怎么办?只有朝廷让一步,把长公主和朝廷迁到冀州。

长公主和朝廷到了冀州,李弘又要吵了,他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再把北疆军政要回去。

其实,就象大人所说,这个北疆军政不管李弘还不还,都是他的,谁愿意到北疆去招惹他?朝廷设在晋阳,就象长公主拿着一把刀架在李弘的脖子上,李弘避之惟恐不及,怎么会留下?所以大人不要担心朝廷的事,你什么事都可以答应,只要不答应放弃冀州的军政大权就行了。

韩馥和刘恭等人不得不承认审配分析的有道理,但李历的一句话让韩馥疑心大起。

“正南兄,大将军对你有救命之恩,你可不能因此帮助大将军欺骗大人,耽误振兴社稷的大业啊。”

韩馥顿时疑心大起。

审配无奈说道:“这样吧,我代大人到河内去一趟,问问袁大人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现在大人还是尊奉‘承制诏书’,听从袁大人的调遣嘛。”

韩馥脸色更加难看了,他十分不高兴地挥手说道:“那你就去跑一趟,快去快回。”

****十月下,河内,怀城。

黄巾军要准备上山过冬了,黄巾军诸部在各地战场上随即转入了守势,连通冀州和河内之间的驰道逐渐被官军控制。

审配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怀城。

袁绍闻讯,和许攸、郭图、荀谌等人到城外相迎。

众人互相寒暄一番后,袁绍笑道:“正南是不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审配摇摇头,“好消息是大人心愿得偿,坏消息是社稷前途渺茫。”

随即他把张温等老臣准备在晋阳建朝的事详细说了一遍,“长安朝廷巧妙地避过了皇统之争在外建朝,这是我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不过,能迅速建朝,终归实现了大人重新整合讨董联盟的想法,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啊。”

“看样子我那一刀没白砍。”

袁绍笑道,“长安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们总算头脑清醒了。

这个办法不错,社稷振兴有望了。

将来社稷稳定了,我们给冤死的四位大臣树个碑,以感谢他们为大汉社稷做出的牺牲。”

接着他问道,“正南,你刚才说前途渺茫是什么意思?是说我吗?”审配点点头,“从马日磾走进邺城开始,他自始至终就没有提到过大人。

关于建朝的事,大人更不在他们的视线之内。

也就是说,大人和讨董联盟已经被长公主和这个即将筹建的朝廷代替了。

大人在他们眼里,不过就是个渤海郡的太守而已。

我亲自赶到河内来,就是想问问大人,大人打算束手待毙?”袁绍神色略显尴尬地笑笑。

审配随即把韩馥和冀州府的意见说了一遍,“我说要到河内问问你,韩大人显得极为不高兴。

大人,如果长公主和朝廷迁到了冀州,你的处境……”袁绍和众人互相看看,鄙夷地笑道:“你们说,我叔叔怎么会看上韩馥?怎么会把他安排在冀州?”“走吧,我们回城再说。”

审配的意见没有得到许攸等人的完全同意。

许攸、辛评、逢纪、郭图等人认为把长公主和朝廷放在晋阳好,荀谌、陈琳两人则同意审配的意见,他们认为放在冀州好。

但所有人都有个共识,那就是冀州牧韩馥无法利用冀州的钱粮控制这个朝廷,控制整个大局。

这几年冀州对于振兴社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控制了冀州,也就等于控制了这个朝廷,控制了国家权柄。

无论长公主的身份多么尊贵,太傅刘虞的权势多么显赫,骠骑大将军李弘的武力多么强悍,最后都要钱粮,没有钱粮,说什么都没用。

袁绍背着手,一直低头来在回踱步。

许攸看着他,低声问道:“大人,你看,是不是应该动手了?”“不,不要急,还没到时候。”

袁绍摇手说道,“我们首先必须考虑清楚,晋阳朝廷的权力应该怎么分配,这非常重要。”

这几年,我们不是平叛就是讨董,还要预防天灾人祸,相当于在三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所以我们要想尽快稳定社稷,必须要整合所有力量。

如果动乱时间太长,根基被毁,社稷恢复起来就难上加难了。

骠骑大将军的武力是我们能否尽快振兴社稷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我们现在不但不能压制和掣肘他,反而要尽可能帮助他,让他发挥最大的武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董卓。

董卓的势力只是京畿一地,十几万大军,但黄巾军遍布三四个州,上百万兵力,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朝廷衰微,钱粮匮乏的情况下,我们再想象几年前一样轻松击败黄巾军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我们只有先击败董卓,等董卓败亡后,我们再集中所有力量平叛。

基于这一点考虑,我认为,冀州要以最大的力量帮助北疆,但韩馥这个人办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个人必须要拿掉。

但现在拿掉韩馥,阻力太大,必须要得到李弘的帮助,也就是说要得到晋阳朝廷的帮助。

但李弘不可能帮助我,在我和韩馥之间,他更愿意选择韩馥。

我们应该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皇统之争,让李弘背上挟持公主和晋阳朝廷的罪名,让李弘成为第二个董卓,让长公主和朝廷失去作用。”

袁绍看看众人惊异的目光,微微一笑,“如此,则大事可定。”

何谓皇统之争?我们重建皇统。

重建皇统有什么好处?可以重建真正意义上的朝廷,天子、三公、九卿、百官俱齐。

从社稷到黎民,人人可以从中收益,所以没有人会不答应。

那谁做皇帝?太傅刘虞。

刘虞乃东海恭王刘强的六世孙,宗室中声望最隆之人,拥戴此人为帝,必定振兴我大汉。

问题是,刘虞会答应吗?不会。

长公主会答应吗?不会。

骠骑大将军李弘会答应吗?他傻了。

反对?他不敢。

冀州和我们都竭力拥戴刘虞为帝,刘虞又是他的故主,对他恩重如山。

他敢说什么?答应?他更不敢?先帝的两份遗诏就在他手上,他敢答应?他只有不说话。

好,我就是要他不说话。

我们一旦要拥戴刘虞为帝,刘虞必定要匆忙逃离晋阳。

将来勤王讨董成功,天子主政,刘虞死定了。

刘虞逃离洛阳,晋阳朝廷由谁主掌权柄?骠骑大将军。

长公主、刘虞、张温等等,包括北疆诸吏,他们在骠骑大将军不敢说话的时候,怎么想?好,至此为止,骠骑大将军的真面目暴露于世,他是董卓第二,而且比董卓更加残暴,更加狠毒,更加卑鄙,他不但背叛先帝,还陷害自己的故主,这就是我大汉国的骠骑大将军。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晋阳朝廷濒临崩溃,冀州断绝对北疆的支援,我还是讨董大军的车骑将军。

到了那时,骠骑大将军就要和我谈谈了。

我的条件很简单,拿掉韩馥,我做冀州牧,我成为晋阳朝廷的三公之一,我代行丞相事,我和骠骑大将军共掌权柄。

晋阳朝廷一分为二。

我居冀州,主掌大汉行政;骠骑大将军居晋阳,主掌大汉军事。

长公主和长公主府居晋阳。

这个代理国事的长公主,还是留给骠骑大将军为好,这可以让他天天想起先帝对他的恩宠,让他誓死效忠于大汉效忠于天子。

书房内静寂无声。

良久,荀谌才轻轻问道:“大人,如果骠骑大将军愤而驳斥呢?”“那时,他在河东,不在晋阳。”

袁绍说道,“刘虞到了晋阳,李弘就不会留在河东了,难道他还不相信刘虞?”“韩馥会拥戴刘虞为帝?”许攸怀疑地问道。

“这件事,子远和正南去办,我相信你们会有许多办法,会让韩馥高高兴兴地答应。”

袁招望着他和审配笑道,“另外,我会派人告诉刘岱、袁遗、张邈、王匡等人,我会联合各地州郡一起联名上奏。”

“如果骠骑大将军和我们再度决裂怎么办?”“不可能的。”

袁绍自信地笑道,“李弘要想得到冀州的钱粮,要想缓解北疆危机,只有和我联手,舍此以外,别无他途。”

“这件事你们要秘密进行,千万不要走漏了风声。”

“正南,你先回邺城。”

袁绍说道,“你告诉韩馥,我渤海郡鼎力支持韩大人。”

审配躬身答应。

“前段时间,我请你帮我征辟沮授和田丰两位先生,这事怎么样了?如今社稷危难,他们怎么能待在家里看书念经,不问国事?”审配笑道:“过完年,大人去信催一催,他们应该会来的。”

袁绍大喜,“好,好,多谢正南了。”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