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一)(1 / 1)

大汉帝国风云录 猛子 5068 字 9个月前

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一)||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出版:中华书局转摘自:无锡新传媒本帖为原著部分摘录彭林简历:彭林,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市。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周礼》、《仪礼》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等,其中“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目录:●《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自序●礼是什么●礼缘何而作●礼的分类●礼的要素●礼与乐●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贯串生死的人生礼仪——《仪礼》●阐发礼义的妙语集萃——《礼记》●冠者礼之始也:冠礼●合二姓之好:婚礼●礼尚往来:士相见礼●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乡饮酒礼●立德正己之礼:射礼●明君臣上下相尊之义:燕礼●诸侯相接以敬让:聘礼●称情而立文:丧服●侍奉逝者的魂魄:士丧礼●埋藏亲人的遗体:既夕礼●安魂之祭:士虞礼●祭祀万世师表:释奠礼●诗礼传家:家礼●不见面的礼仪:书信作者其它相关作品: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儒家的礼乐教化之道》smenhu.cndu/f?kz=1403500作者:溪山琴况20058921:58回复此发言2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自序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

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

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

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不无遗憾的是,近代以来,礼乐文化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受到了种种责难,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礼乐文化的性质问题。

有人认为,礼乐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早已过时,谁再提倡,谁就是逆潮流而动。

态度最激烈的是‘文革‘时期的江青等人,他们诬蔑孔子是搞复辟的祖师爷,说孔子‘克己复礼‘就是要复辟奴隶制。

二是礼乐文化是否还有现代价值。

有人认为,当今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先秦、两汉,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礼》表述的礼仪对我们已经毫无用处。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万世一贯的,而只能与时俱变,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优秀文化的因子,往往历久弥新,长久地存活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地影响着民族的精神和面貌。

例如,公元前六世纪前后,是世界古文明的轴心时代,出现了诸如孔子、老子、孙子,以及苏格拉底、伯拉图、释迦牟尼等哲人和光耀千古的经典。

两千多年来,他们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我们几乎处处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存在。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每每要回到那个时代去寻找智慧。

对于孔子倡导的礼乐文化,我们也应该作如是观。

近代以来,由于国势衰微,列强入侵,国人激于时变,把落后挨打归咎于传统文化,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尽然。

试想,一个知书达理的书生挨了强盗的打,人们可以责怪他没有拳勇,但却不可以责怪他不该知书达理。

如果书生从此丢掉书本,只练武功,变成了没有文化的‘强人‘,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人类社会终将进入一个人人讲信修睦、彼此谦敬礼让的文明时代。

因此,我们既要习武强身,又要弘扬既有的文化,礼乐文化终究会有它新的用武之地。

江青等人批孔、批‘克己复礼‘,是出于批‘周公‘的罪恶目的,完全没有学术依据可言。

孔子真是复辟狂吗?只要读读《礼记礼运》就可以知道,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它曾经鼓舞了包括孙中山在内的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为之奋斗。

‘克己复礼‘就是复辟奴隶制吗?奴隶制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人殉(用活人殉葬),儒家若是拥护奴隶制,就应该赞成人殉。

可是,只要读读《礼记檀弓》,就可以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

齐国大夫陈子车客死于卫国,其妻和家宰打算用活人殉葬。

子车的弟弟子亢坚决反对,说‘以殉葬,非礼也!‘还有一位叫陈乾昔的贵族,临终前要求让两个婢子在他身边殉葬。

他儿子拒绝照他的要求办,理由也是‘以殉葬,非礼也‘!两人都说殉葬是‘非礼‘的行为,说明礼是不允许殉葬的。

春秋时期,人本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人殉已不多见,一般用木俑殉葬,即便如此,孔子也觉得不能容忍,他愤愤然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不仅如此,儒家还反对一切不人道的做法。

鲁国大旱,穆公先是要暴晒国中的尪者,后来又要暴晒巫婆,希冀博得上天的怜悯。

县子批评说:因天不下雨而惩罚残疾人,太过残忍,有悖人道!类似的例子,《礼记》中在在多有,不胜枚举。

孔子反对人殉,提倡仁爱;反对苛政,提倡仁政,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良知。

说孔子提倡礼就是要复辟奴隶制,真是愈加之罪,何患无词。

那么,儒家的礼乐文明还有没有现实价值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其一,十年动乱之后,国民道德水准严重倒退,不仅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最明显的例证是旅游业。

几千年文明铸就的礼仪文化,原本可以成为旅游经济的强项,可是,许多行业成员连‘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您请‘十个字的礼貌用语都说不好,遑论其它。

尽管眼下宾馆、酒店等越造越华丽,而服务质量却始终是旅游业发展的软肋,令人长叹。

此外,近年出境旅游的国人与日俱增,但举止粗俗,缺乏礼仪教养者不乏其人,海外舆论的批评时见报导,使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损害。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近年,政府将‘明礼诚信‘作为二十字‘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如何重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规范,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我国传统的礼仪文明,是宝贵的思想资源,正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借鉴。

作者:溪山琴况20058922:04回复此发言3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其二,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多地在文化领域中展开。

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

古往今来,真正灭绝于种族屠杀的民族并不多,而灭亡于固有文化消失的民族却是不胜枚举。

中国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发生过文化中断的文明。

在未来的世纪中,中华文明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能否在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强势的本位文化,这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能否将它的精华发扬光大,对于本位文化的兴衰至关重要。

令人汗颜的是,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在韩国、日本保存颇多,并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在我们的本土,它的流失速度却是非常惊人。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语和举止的人已经日渐稀少。

作为民间最普遍、最隆重的婚礼、生日礼仪等庆典,正越来越失去民族特性、急剧地西化;而圣诞节、情人节等正日益成为中国年轻人的重大节日。

作为民族文化表征的礼仪、节日一旦全部西化,就表明本位文化已经被国民抛弃,它的消亡也就不会太远了。

炎黄子孙、有识之士,当知忧虑。

第三,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中有许多高妙之处,可惜不为世人所认识,我们不妨以先秦的乡射礼为例加以说明。

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古代有没有体育精神?如果有,它与古希腊的奥运精神有何不同?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须向全世界回答的重大问题。

而在我们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之前,几乎没有人考虑过。

现在问题突然提出,不免令人感到手足无措。

其实,我国至迟在春秋时代,民间就流行一种称为乡射礼的射箭比赛,它的比赛仪则,完整地记录在《仪礼》的《乡射礼》中。

这是一种非常正规的竞技运动,有长度固定的射道、严格的比赛规则。

但是,评价一名射手,不仅要看他能否命中靶心,而且要看他形体是否合于音乐节奏,此外,还要求他处处礼让竞争对手,正确对待失败等等,总之,要求他的身心与体魄和谐、健康地发展。

这与早期奥林匹克运动片面强调体魄强健的理念判然有别,显示着东方文明的特色。

诸如此类,古代礼仪文化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发掘。

我们这一代人,曾经身逢‘文革‘之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场文化浩劫的创痛。

‘文革‘之后,孔子的名誉渐次得到恢复。

自1989年起,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儒学联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纪念孔子诞辰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每次都有国家领导人到会致词,并接见与会的知名学者,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毋庸置辩的是,孔子与礼乐文化是不可分的:没有孔子就不可能有礼乐文化;反之,离开礼乐文化就不成其为孔子。

肯定孔子,就必然要肯定礼乐文化。

但是,当年的‘批孔‘运动,是以举国之力、在全社会展开的,其恶劣影响至今未能彻底肃清,要使国民真正了解礼乐文化,还需要作很长时间的努力。

二十年前我读研究生,选择的研究方向就是礼学,孜孜于此,不敢旁骛,日日涵泳于《三礼》之中,在体味古代礼乐思想的精深与高妙的同时,每每感叹它在大众面前正变得越来越陌生。

因而常想,能否用浅近的语言,比较系统地将古代礼仪文明介绍给大众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2001年春,我尝试着在清华大学本科生开设了‘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选修课,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

不无巧合的是,当时适逢《文史知识》创刊二十周年,在参加纪念座谈会时,时任编辑部主任的胡友鸣先生对我说,《文史知识》曾组织专家写过许多文化史的系列专题,唯独没有关于礼的专题,读者对此反映强烈。

他希望由我来做这项工作,以便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而我为了将‘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这门课程建设好,也正想将讲稿正式写定。

于是,双方就将选题谈定了。

这是本书的缘起。

要将繁难的古礼写成读者易于接受的文字,是非常困难的工作。

为此,每次撰作,不得不反复斟酌,从纷繁的材料中选择最重要的内容来介绍。

按照编辑部的要求,我原则上每月要提交一篇文稿,以便连载。

而我每写一篇,至少要耗时一周,有时甚至需要十天,其中的甘苦真是难以表述。

原计划本书有三十个专题,由于我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非常繁重,难以长期占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写作本书,因而在连载了两年多之后,不得不打住,这是需要向读者朋友致歉地。

未能完成的专题,只有留待它日了。

在本书各篇的连载过程中,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给我以亲切的鼓励和指教。

编辑部的各位同志对每篇文稿的处理都非常仔细,精益求精;主任吕玉华先生亲自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从版式设计到图文安排,无不亲劳骈指,感人至深。

在本书结集出版之际,我的研究生张焕君、林振芬、刁小龙、李莉等帮助校对文稿、选择插图,也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在此三申谢忱之意。

彭林2003年岁末于清华园听松山房作者:溪山琴况20058922:04回复此发言4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礼是什么《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之一礼是什么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

因此,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说到礼。

但是,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意见并不统一。

在某些通史类著作中,礼往往被理解为典章制度而放在从属的位置,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1983年7月,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向美国学者邓尔麟谈及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及中西文化的区别,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邓氏认为钱穆先生所论十分精彩,是为之上了‘一堂中国文化课‘:中国文化是由中国士人在许多世纪中培养起来的,而中国的士人是相当具有世界性的。

与欧洲的文人不同的是,中国士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

在西方人看来,文化与区域相连,各地的风俗和语言就标志着各种文化。

但对中国人来说,文化是宇宙性的,所谓乡俗、风情和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

要理解这一区别必须理解‘礼‘这个概念。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

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正因为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其影响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

如果你要了解中国各地的风俗,你就会发现各地的风俗差异很大。

即使在无锡县,荡口的风俗也与我在战后任教的荣乡不同。

国家的这一端与那一端的差别就更大了。

然而,无论在哪儿,‘礼‘是一样的。

‘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

同样,‘礼‘也是一个政府的准则,统辖着一切内务和外交,比如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征兵、签订和约和继承权位等等。

要理解中国文化非如此不可,因为中国文化不同于风俗习惯。

中国文化还有一个西方文化没有的概念,那就是‘族‘。

你可以说是家。

在家里‘礼‘得到传播,但我们一定要区分‘家庭‘和‘家族‘。

通过家族,社会关系准则从家庭成员延伸到亲戚。

只有‘礼‘被遵守时,包括双方家庭所有亲戚的‘家族‘才能存在。

换言之,当‘礼‘被延伸的时候,家族就形成了,‘礼‘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成了‘民族‘。

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

当实践与‘礼‘不同之时,便要归咎于当地的风俗或经济,它们才是被改变的对象。

(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钱先生最后对邓氏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通观古代典籍,可以发现儒家对礼的概念与功用的论述,往往因具体的语境不同而有不同的层次。

首先,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人是从动物界脱胎而来的,人与动物有共性,也有区别。

人与动物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这是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

‘作者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语言的有无,而是礼。

证明之一是动物没有婚礼,所以‘父子聚麀‘,‘麀‘是雌鹿,即父子合用同一个性配偶,所以永远是禽兽。

而人懂得同姓不能通婚的道理,制定了婚姻嫁娶之礼,所以人类能够不断进化。

唐人孔颖达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

‘人类最初的进食习惯也与动物无别。

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有些人的饮食习惯依然保留着明显的动物性。

在儒家制定的食礼中,有些与抑制人的动物性进食习惯有关。

《札记曲礼》:‘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母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

‘取饭时不要把饭抟成团,不要把手中的余饭放回食器,喝汤时不要倾流不止,上菜时舌头不要在口中作声,不要把骨头啃得有响声,不要把咬过的鱼肉放回食器,不要把肉骨扔给狗,不要专吃最好的食物,不要用手扬去饭的热气,吃黍时不要用错餐具(要用匕,不可用筷子),吃羹时不要连羹中的菜都不嚼就吞下去,不要重调主人已调好味的羹,不要当别人面剔牙,不要重调主人已调好味的肉酱。

如此等等,可谓详尽之极。

即使是吃饭,人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知自别于禽兽‘。

这正是食礼中所隐含的礼义。

作者:溪山琴况20058922:0回复此发言5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是指族群与族群,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

后人对于孔子为什么作要《春秋》有很多讨论。

韩愈在他的名著《原道》中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他认为,一部《春秋》,讲的无非是严夷夏之别。

而夷夏之别无非是一个‘礼‘字。

当时王纲界纽,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乘机进攻中原。

在此过程中,有些诸侯国不能保持既有的先进文化,反而被蛮风陋俗所化。

对于这样的诸侯国,只配把它当夷狄看待,因为它已经失去中原先进文明的资格。

相反,有些夷狄之邦向慕中原文明,为之所化,则不妨将它们与中原的诸侯同等对待。

韩愈认为,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者,谁统治谁的斗争。

而历史的进步,往往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

如果我们再读《左传》,对书中触目皆是的‘礼也‘、还是‘非礼也‘的史评就觉得十分自然了。

第三,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君子何贵乎天道‘之问时说:‘贵其‘不已‘。

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笼照大地,哺育万物,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它昼夜交替,寒往暑来,具有不可逆转的力量。

儒家看到了天地的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为孔子的天道观。

宇宙永存,自然法则不可改变,是天然合理的。

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就必须‘因阴阳之大顺‘,顺应自然规律,仿效自然法则才能生存。

治国、修身之道只有与天道一致,才是万世之道,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儒家认为礼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儒家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

《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事,协于分艺。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了赵简子与子大叔的大段对话。

子大叔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他详细地说到礼如何‘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以象天明,以从四时‘,是仿照自然法则而制定的,‘故能协于天地之性‘,所以是‘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

《礼记乐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左传》文公十五年,季文子云:‘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左传》成公十六年,申叔时云:‘礼以顺时。

‘第四,礼是统治秩序。

古代中国在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以及并列关系的处理原则,都用‘礼‘的形式来体现。

如天子对于各诸侯国,要定期进行视察,以便了解下情,称为‘巡守礼‘,《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

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所以说,朝觐之礼是要明君臣之义。

至于诸侯之间,则要定期聘问,以联络感情。

这些礼制对于维系一个幅员辽阔的王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礼是国家典制。

国家典礼都是按照以人法天的原则制定的。

天子与北极天帝相对应,天乙所居在紫薇垣,则天子所居称紫禁城。

《周礼》设计出一套理想官制,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

六官各辖六十职,共计三百六十职,象征天地三百六十度。

隋唐以后,这套制度成为历朝的官制模式。

称职官制度为职官礼,称军政制度为军礼,甚至连营造法式,也因品阶官爵高下而异,处处包含等级制度,所以也是处处为礼。

第六,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

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该符合于‘德‘,要体现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为此,根据德的行为要求,制定为一套规范,也称之为礼。

如婚礼应该如何举行,丧服应该如何穿着,对父母应该如何服侍,对尊长如何称呼等等。

儒家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一系列准则,认为是社会活动中最合理的原则,《礼记仲尼燕居》说:‘礼也者,理也。

‘《礼记乐记》说:‘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礼又是为政者不可须臾或离的大经大法,《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叔向云:‘礼,政之舆也。

‘《左传》昭公十五年,叔向云:‘礼,王之大经也。

‘礼又是君子的立身之本,《左传》成公十三年,孟献子云:‘礼,身之干也。

‘在社会生活中,礼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是诸事之本,《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人要施行行道德仁义四事,不用礼则无由得成。

要通过教人师法、训说义理,来端正其乡风民俗,不得其礼就不能备具。

争讼之事,不用礼则难以决断。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等等的上下、先后之位,也必须根据礼才能确定。

从师学习仕官与六艺之事,没有礼就不能亲近。

班朝治军,涖官行法,只有用礼,才有威严可行。

作者:溪山琴况20058922:0回复此发言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祷祠祭祀,供给鬼神,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诚敬。

第六,礼是人际交往的方式。

人与人交往,如何称乎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如何宴饮等等,都有礼的规定。

行为合于礼,是有教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甚至在双方并未见面,用书信交流时,也有特殊的礼貌用语。

礼的内涵是如此丰富,因此,尽管中国是礼仪之邦,但是没有人可以用‘一言以蔽之‘的方法给‘礼‘下一个定义。

已故著名礼学家钱玄先生说,礼的‘范围之广,与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礼学实际上就是‘上古文化史之学‘。

(《三礼辞典o自序》)这是非常精到的看法。

尽管‘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是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给礼下一个定义,却绝非易事,因为它的内涵实在是太过丰富,难以包容。

已故著名礼学家钱玄先生在《三礼辞典自序》中说:‘今试以《仪礼》、《周礼》及大小戴《礼记》所涉及之内容观之,则天子侯国建制、疆域划分、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役财用、冠昏丧祭、服饰膳食、宫室车马、农商医卜、天文律历、工艺制作,可谓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其范围之广,与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以三礼之学,实即研究上古文化史之学。

‘钱先生的看法很有见地。

‘文化‘一词,究竟如何下定义,据说迄今已有不下两百种说法,无法定于一说。

中国的‘礼‘,实际上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

作者:溪山琴况20058922:0回复此发言7回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连载●礼缘何而作《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之二礼缘何而作圣人因俗以制礼谈到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人们常常用到‘礼俗‘一词。

实际上,礼是礼,俗是俗,两者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礼通行于贵族之中,即‘礼不下庶人‘;庶人则只有俗,即所谓‘民俗‘。

但是,两者又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这里,拟从‘礼源于俗‘作一简要梳理。

什么是俗?《说文解字》云:‘俗,习也。

‘是指生活习惯。

东汉郑玄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俗谓土地所生习也。

‘(《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土地‘是指人们的生存环境,包括地理、气候、人文等各种要素在内。

人们在各自特定的环境中生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自的习俗。

《礼记王制》对四方的风俗作了如下的描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表皮,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东方、南方都是近海之地,为了避免蛟龙的伤害,人民有文身的习惯。

题,指额头。

1/5|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