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一些官制名词解释(1 / 1)

大汉帝国风云录 猛子 558 字 9个月前

汉代的一些官制名词解释汉代的一些名词解释举孝廉被推举为孝廉。

孝廉,汉代选举官史的主要科目之一。

郡国在自己所辖范围的士人中,选孝顺父母,行为清廉者向朝廷推荐。

一般是一年荐举一、二人。

获得孝廉资格者,去京师通过课试后为郎。

过一定期限,便由郎为官,或去地方作县令,或作其他长官的属史。

辟命辟除的命令。

汉代用人才实行政辟制度。

皇帝下诏聘召,或大臣推荐后指名征聘称征。

辟是指公卿或州郡长官征调某人为自己的掾属,也称召或辟召、辟除。

门生东汉称儒家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后来,一大批士人投靠在以儒学起家的官僚门下充当门生,以图被推荐入仕。

门生要向主任进财货,为其奔走服役,以君臣父子之礼事宗师,从而形成一种世袭的臣属关系。

汉末三国,不少门阀大族利用门生、故吏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并组织私人武装进行割据。

故吏东汉时,官僚旧时的属吏和由他们辟举为官者,被称为旧时长官或举荐者的故吏。

故吏如同家臣,称长官为府主、举主,为其效劳,致送馈赠,甚至生死相依,同共患难。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封建的臣属意识和关系。

府主、举主死后,故吏要服三年之丧,并继续事其后人或经纪其家财。

象简即象牙做成的手版。

手版,也叫朝笏,官员上朝时拿在手中,有事则记其上,备忘。

用玉、象牙或竹木制成,依官阶区分。

兵符古代朝廷用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

以竹木或金玉做成。

上书文字,剖而为二,朝廷与将官各存一半,用时相合。

鸳行鹭序簿朝廷官员的名册。

鸳行、鹭序,比喻朝官的班列。

鸳、鹭、水鸟名,它们飞行成行,井然次序,止息时一班一组。

印绶官印和绶带。

古代官印佩带于身,绶即系印纽的丝带。

官阶不同,制印的材料和绶的颜色与织法不同,汉代印绶有四个等级:三公为金印紫绶,九卿及二千石官员是银印青绶,二干石以下是铜印黑绶,四百石及其以下是铜印黄绶。

金印紫绶金质官印,紫色绶带。

印纽为龟形。

这本为太子和诸侯王所享用,后来三公也佩带这一级别的印绥。

银印墨绶史书上为银印青绶。

是九卿、二干石官员所佩之印绶。

铜印墨绶系千石、六百石官吏所带之印绶。

印纽为环形。

史书上称铜印黑绶。

节皇帝赐给高级官员行使职权的一种凭证。

为一根长约180厘米的竹杆,柄上束有三重用牦牛尾制成的节旌。

假节钺授予符节和黄钺,作为加重将帅权力的标志。

即授予该将领总统诸军的大权。

假,本意为借,此为授予之意。

假节,有权杀犯军令者;假钺内外诸军。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