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389 运输能力(1 / 1)

红警大中华1985 白面黑厮 1577 字 10个月前

第389章 389 运输能力

整个反伊战争同盟在美国的主导和捏合下慢慢形成了,这其中明显的分出了几个档次,最高级别的就是美国和中国,美国出兵五十万,中国出兵十多万,是两支规模最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军容鼎盛、装备水平也很高,将成为联军的中流砥柱。第二档次就是美军的北约盟友们,主要是英、法、意、德等欧洲国家,虽然出兵的规模不及中国,但是他们跟美国是更加亲密的盟友,在合作方面更加轻松。第三个档次是中东国家,以沙特阿拉伯为首,还包含了埃及、叙利亚、阿联酋、巴林、卡塔尔等国,这些国家其实是局势中最为危急的,不过大都国小民少,所以力量也不甚足够。最后就是一些被美国和其他盟友许以物资支援、免除外债等优惠条件,纯粹来打酱油的第三世界国家,包含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塞内加尔、尼日尔、阿根廷、洪都拉斯等国家。

当然也有一些国家不会派出战斗部队,但也会提供医疗和其他后勤方面的帮助,如波兰、匈牙利、韩国、印度等。这里面稍稍有些不好界定的就是日本,日本并不会往海湾地区派遣作战部队,但是日本却为战争承担了99。61亿美元现金和价值7。8亿美元的建筑和工程支援、车辆、电子设备、医疗设备、运输工具等实物援助。而且,日本内阁还宣布,如果有必要,还会继续追加援助金额。

日本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提供这么大量的军费支持,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受中国的刺激,中国在本次行动中派遣仅次于美国第二大规模的军队,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风头很大。日本当然不甘于这样让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大国,而在东亚沦为老二,可日本又不能通过出兵的形式进行表现,只能这样猛花钱来装大了。

只不过,日本为了显示自己比中国强的举动,实际上还便宜了中国,按照中美和其他一些主要参战国签订的协议,中国和美国两国将分润盟国援助军费的百分之八十五,其中美国获得约540亿美元的军费,中国得到100亿美元,作为出兵费用。

看上去中国得到的比美国少得多,但有了这一百亿美元,军委就基本不需要再批额外的预算给这次出兵了。这样发生在远离本土的战争,主要消耗是投送和运输支出、装备损耗和弹药损耗的支出、人事费用,其中装备损耗、后勤补给的损耗占据支出中一个大头。如发射一枚巡航导弹就是近百万美元,这就是白扔钱,扔掉就没有了。一架战斗机被击落了,那就是几千万美元的损失。

可实际上,大部分的pla装备和一部分的补给,都是齐一鸣的红警基地提供的,成本近乎于无,所以这方面的支出根本也不能用正常方式来衡量。最起码pla和美军打出一样的火力效果,花费可能是美军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

齐一鸣甚至都在想,借着这一次的战争机会,把大量的囤积下来的弹药给消耗一批,省得留到报废就浪费掉了。甚至一些无关紧要的弹药,可以分配或者廉价卖给那些同样使用相同制式的伙伴国家。

不过将这些东西运送到中东去,实在是一个令人头疼而且出血的大工程。以美国那么庞大的运输能力,也不得不向盟友和民用部门求助。日本、希腊、挪威、丹麦等国为美国提供了大型运输船只和运输机,美国运往海湾地区的物资有46%是租用盟国运输船只运输的。美第7军从德国调往海湾基本上是由4个北约组织国家利用军事和民间机构协同组织实施的,总共调集了465列火车、312艘驳船和119个船队。在战区内,沙特的援助更是不遗余力,仅它一国就向美军提供了通用运输卡车800辆、油车和卡车5000辆,还提供了2040万吨燃料和饮用水,以及零部件、通讯设备和其他重要的后勤补给品。

理论上,中国也可以借助“盟邦”的民用运输或者军用运输将本国的十多万军队运到海湾地区,但是齐一鸣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借用其他国家的运力协助。其中主要因素是考虑,中国和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些国家,不是真的同心同德、命运交托的盟友关系,现在最多算是互相利用。如果中国的装备和后勤物资通过这些国家的运输船和运输机送往海湾地区,绝对不出意外会有大量的间谍伪装成相关港口或船员,趁机刺探中**事装备的秘密,这不是随便找几个军方人员看守就能防备的了的事情。

好在,这两年齐一鸣不再为军方制造军舰,除了自己打造装在冷冻空间中的红警舰队,还用海军造船厂的产能制造了三百多万吨的运输船舶。这些运输船都是基地专门设计的,一种船型平时可以当作民用的滚装轮使用,预留了直升机平台,可以作为战时的医疗救护站,运载结构进行了加强,可以直接运载主战坦克这一类的重型装备,能够整建制地投放重装部队进入战场,并且基本不需要任何改装。其排水量达5万吨,四艘这样的运输船就能够投送一整支重装机械化师。

另一种则是集装箱船,主要将军用物资集装箱化,然后投送到战区。除了通用集装箱之外,还可以专门运载军用的绝热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弹药集装箱、成套维修备件集装箱等,这种集装箱船,满载排水量可达16万吨,比一艘航空母舰都要大。

原本一般的情况下,齐一鸣还需为pla配备大型油轮,因为仅仅凭现有的远洋综合补给舰,差不多只是给海军舰艇补给的,普通的陆军单位、空军单位仍旧需要后勤的补充。不过这次情况稍微特殊,去中东打仗,没道理自己还要带燃油的,燃料主要将有沙特阿拉伯等国向pla提供,而且是不收钱的。

以上这些运输船,在非战时的时候都挂名在齐一鸣手中的一个海运公司,近年来已经开始在国际海运行业中崭露头角;一旦遇上国防需求,这间海运公司所属的全部运输船将被征用,为pla运送大量的物资和军队。

再加上pla自己的一些运输能力,征用的其他一些单位的运输船,虽然参加行动的pla数量很大,但是几百万吨的运力还是基本能够保障住的。

通过这一次,军委看到了在营建远程投送能力的时候,还是出现了相对短板,虽然pla现在有强大的航母舰队、两栖攻击群可以很快地向热点地区投送兵力并参加战斗,但是这种战斗的规模和烈度都是有限的。一旦要到这种大战役级别,几十万兵力,集团军以上规模的作战,如果战场是在本土的数千公里之外,pla的运力还是显得薄弱了。

现代战争越打东西越多,到最后只能是也许一个营只有数百人,但要带的东西却是几十年前打仗一个师携带装备的数量,光把人送到了,没有装备也一样打不了仗。国家经济方兴未艾,得到红警基地技术支持的一些造船厂已经能够上马建造一些比较大型的船舶了,但是需求如同饕餮的巨口一样,不管有多少供应总是一口吃下。即便江南等几大船厂拼死了建造各类船舶,但是每年中国仍需要向外订购大量各类用途的船舶。

齐一鸣知道了军方的想法后,向军方提议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海上预置舰。这个概念在另一个位面也是老美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补充空运和海运,缩短向战区输送急需的装备和补给品的时间。具体做法就是在一些地区部署这种巨大且容纳了许多装备和弹药、补给品的船舰,一旦爆发了战争,这些船舰就能够快速开赴最近的事发地点,向立即赶到那里的军队提供物资。

于是,有了海上预置舰,完全可以让士兵们空着手走上运输机,然后飞到战区,直接从海上预置舰中获取所需要的装备,然后投入战斗。

美国最多时运营了36艘海上预置舰,分别为海军、海军陆战队、陆军和空军等不同军种服务。美国在九十年代使用了沃特森级海上预置舰,这型陆军使用的预置舰满载排水量可达62930吨,四艘预置舰可以运送一支美军的海军陆战队远征旅。为美国陆军在全球投入作战开了方便之门。

通过海湾危机,pla决心打造一支成规模的预置舰队,不过不可能达到美国那种规模。首先中国在全球也没有那么的军事基地可以操作这些预置舰,其次,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可能爆发大型战争的关口搞大量预置舰可能是对资源的浪费。

不过显然搞预置舰是未来军事投送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军方已经搞了调研组,准备研究是否有必要研发一些预置舰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