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1 / 1)

幻之盛唐 猫疲 1964 字 10个月前

第四十七章其实在我看来,北军那些家伙的及时出现,未必是真心来救我的,多半是隔着老远就高喊一通的主,只是见人家只有一个,以为有好便宜可检,都一拥而上,急着抢个大功劳来了,可惜这些多是养尊处优没经历多少战阵的家伙,一照面往日的本事倒没发挥出多少,却大意之下被人家临死反扑,当场被放到一大片。

最后还是我得了便宜。

既然龙骧营军官以上死伤惨重,连主官宇文大腿都吃了一下,只能横躺着哼哼,眼见不能视事。

分派后事,我就乘这会皇帝陛下心情大好,名正言顺的提名一批作战有功的家伙,顺便让吕希用顶了宇文的缺,副手也另委了与五虎走的不那么近的他人,反正这营人军官多半死的死残的残,剩余也全打散了分派各军,乘你病还不要你命,把这些石头彻底给踢掉。

当然我是不会真的以为自己就此可以一手遮天了,适当的留下一些可以控制的麻烦在显眼的位置,是很有必要和好处的,顺便还可以将一些本来暗藏底下的不安定因素引发出来。

而历史那些妄想在皇帝的近卫能够为所欲为的家伙,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随后,我又私下吩咐,给我查查是哪个王八蛋给老皇帝出的狗屁御驾亲征,振奋士气的叟主意,全军上下差点就被他给害死了,找出来我要他好看,不要怀疑我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收买个太监用一块腌肉风鸡什么的比真金白银还管用。

当然如果实在有不识相的家伙,我也不介意再多那么一两个失踪人口。

再说这蜀道山高水长路途艰险,中途少了几个人也因该没有什么大碍嘛封赏完毕,诸将各归其职,我寻个借口,将后面的事委诸那位苦着脸的副将大人,拉上那群小弟海吹上那擒杀敌大将的惊险过程。

顺便给小白讲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监军。

“身为主帅,要尽量置身于战场之外,这并非胆怯,而是职责所在。

耀武扬威,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充其量也仅为一勇夫。

要得士卒仰慕容易,可要让他们敬畏你就难了”皆点头称是。

“未尝一败这是好事,老大为什么还叹气呢”却是小白。

我做正色道“正是未经过败绩,容易容易胜而骄,从而小看敌人,俗话说骄兵必败。

轻视对手的结果就在下次战争中,付出更大的代价,不经过挫折。

怎么能知道自己可能的缺点错失所在,更别有所长长进了。

贼军正因为连战连捷乃丧师的亡军之道,是故作叹,以求警己戒人。

连战则兵疲,连胜则将骄,以骄将御疲兵,焉能不丧师亡军”众深以为然。

我拍拍他继续吊书,“为将者不易,所谓庸将,士卒离心,军纪败坏,该胜者不胜,该败者必败,所谓常将,该胜者胜,该败者败,所凭者,兵力多寡,士卒精弱,所谓良将,该胜者胜,该败者挫,兵力不如,形势不足,善败者可为良将,而所谓名将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正的大将,该胜者胜,不战该败者。

所谓名将,决不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时机开战,敌弱时我攻,敌强时我退,知进退者,方为不世名将。

为什么自古以来监军都是招人憎的形象,那是因为君王担心将帅引军在外不听节制,太阿倒持,派亲信以制之,这些家伙忠心是没问题了,但本事却不一定。

历来君王都不是傻瓜,如果监军能够带兵打战,那还派那些将帅干什么。

直接让监军领军就好了。

但往往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监军只是作为天子的代表,巡查纠检宣抚各军,并将所见所闻如实呈报之外,尽力协助主将获取胜利。

而不是对自己不擅长的事务指手画脚。

忘记了作为天子耳目的本分,把监军当成赚取个人表现的资本,招致将士们的怨恨和离心。

真能够谨守本分的少之又少,作威作福贪功没绩不影响大局也不过也不过是小节,但如果遇上一个好大喜功的家伙,挟天子之令狐假虎威,从来上过战场却强行以外行指挥内行滥施号令,那就是全军将士的灾难,往往导致该胜的不胜,不该输的输了。

而且平白损兵折将是小事,因为天子亲信的缘故,最倒霉的还是那些底下将领。

故而历来招骂名者多有赞誉者寥寥。

就如突然让你领兵战敌,你有信心和本事打赢吗。

当然你不同,你的家世极好就算躺着不动照样或的好,也不用不着抢我的饭碗。

让陛下亲自领军,你不是开玩笑吧,你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假话就是陛下英明神武自然无往不利战无不胜,想听真话,那就准备逃命吧,不用那副表情吧,战阵之上个人在怎么厉害作用也是有限的,天子的本事是治理天下和用人,打战真到要天子亲自领兵上阵的那一步,那表示我们这些忠臣良将都死光了,一个国家已经无人可用了,那离完蛋也不远了,不逃命更待何时,再说天子富有四海,还要和臣下争战功,那不是太无聊了吗,而且你叫一个从未打过战的外行去指挥军队不是找死是什么。

就算读过兵书有什么用,那个害死四十万大军的纸上谈兵的赵括读书还少,会学以至用才是关键。

你们不要又是这副表情。

我说错了什么吗,啊啊啊 啊,什么,陛下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还没走远,。

臣只是信口胡说,请陛下治罪吧。

老皇帝似乎因为御驾亲征打了胜战大好心情尚在,好言勉慰小白一番,说什么我的话不好听却很中肯。

那位太子殿下尾随其后,还是那么一副温厚仁雅的模样,连连颔首称是,饶有意味的看了我一眼。

“监军是上位者的耳目,说的好啊,”我已是惊的屁滚尿流,心中暗骂,你们李家的人都属猫吗,怎么这么喜欢站在别人背后说话。

“嗳,何必多礼,孤又不是外人,胜不骄,败不妥。

战后还能三省己身。

汝总是让孤惊喜啊”这是什么意思。

我记的在你没当上皇帝之前,和你不是外人的家伙,似乎多没好下场。

却不敢出声。

突然怀念起那位副将大人,真是得意忘形了。

另一个地方,被人念叨韦韬再次叹了口气,这战后的诸事繁多,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现在却是杀八百,自损一千,还不包括那些民夫义勇的数目。

收拾后事这话说的简单,死者要埋,伤者要救治,重伤的要人运送,这兵甲器械的损耗,为了阻敌把大部分车驾都搭上了,还有用来诱敌,加上敌军杀进中军的破坏,辎重的损失的厉害,被杀散的民夫,还得重新召集补充,不然这一大堆人行进不了多远,那些损失惨重各军的营、团、队、火、什得重整编排,自然事有人欢喜,还得考虑底下人的反应,大人那些口中“不安定因素”的反弹,把不利的影响减到最小,那些重新归附过来的流民的处置,可谓千头万絮。

一堆麻烦啊。

有时还真羡慕起自己这位上司,一句话就撇得干净。

自己是什么时候习惯被他劳碌的过程。

有时候也真纳闷过,这位上司倒底算是底下私传的胆色过人,还是真是人口非议的不知死活。

为人处事,根本不计毁誉,我行我素,手下敢用人,也敢做事,毫不顾及别人的想法,虽然品行怪异了一点,其他还不错。

对亲信的手下极是体恤维护,全无通常为官特有的谨慎与顾忌,也总些让人惊讶的非常之法,对付那些敢出头麻烦。

明明是让好些人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连那些眼高于顶的宗室子弟,也收拾的服帖。

还能对未来的太子之流侃侃儿谈改朝换代等为人臣者讳的话题,为人所非议的最多,偏还能得到陛下和太子的赞赏,不是一般的好运释然可以说的明白。

在他手下做了许多自己想不到,或不敢想,却着实羡慕的紧的事情,想起陛下那句非常之时用非常之人有非常之手段的风评,还真是恰如其分啊。

连那位清流著望不假权贵颜色以固执体统谨礼遵道著称的太常大夫老大人,见了此君也要头大三分,不知道被他用了什么法子,送瘟神般主动找上门来把自己期待的好事给仓促定了。

而老父的话还历历在耳,“如今韦氏一门蒙皇恩文相武将兼有御史掌握言路,尽人臣之显赫,众人瞩目,也是臣子的大忌。

有这位大人做尔上官,未必不是件好事”还许多话未尽却也心中明白。

自己在家中只是庶出的次子,本不引人注目,也不象兄长那么受人瞩目也担当了继承家业的责任,早年在长安也同那些浪荡子弟纵意轻狂过,略得薄名,却总觉的缺少了什么,故而毅然选择从军一途,在同辈中还招至不少风议。

但在京畿中当那个太平校尉,虽力图有所作为,却总脱不出父兄的影子,当初背着父亲请命出放这只传说残军构成不怎么可靠的后军,也不过是年轻气盛建立功业的一时冲动,虽然从未上过战阵,也不被看好,只不过因为自己是辅相之子,还有一些人推波助澜的撩拨。

未尝没闪过后悔的念头,直到遇上这位大人。

那残乱的军伍之中冲出特立独行(外形最不似军人)的那位,眼中爆发出难以形容的狂热,大喝的“就是你拉”,一把抓住兀自目瞪口呆兼心中发毛毛的自己,然后就莫名其妙圣喻下达被拉上了战场,大概是从这位大人丝毫没有见外感觉,拉住素昧平生自己交付领军布阵重任的那句“我信你就行”,开始了这短暂却水涨船高的副将生涯。

相处的长了,才会这位品行怪异著称的大人着实的不简单,虽然时常言行出类,有不务正业的倾向,有时还喜欢做些让人无语奇奇怪怪的行径,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表现出让人惊异叹服的非凡见识。

令常人颇有无所适从,介于高深莫测与肤浅粗鄙的困惑中。

思虑种种要计较心中可有不满,却也提不起任何可恨的念头,自己到底是在什么时候被这个家伙给吃透了性子,在无可奈何中习惯了这种紧张而充实的过程,难道还真是如这个家伙所言,有天生被劳碌的倾向,一时间心思交杂,又在新呈军文上涂了笔错批。

说这几节猫自己也不是很满意,连标题都没想好,但却是后面发展的重要铺垫,将来定是要修改,目前请各位读者大人暂且看之,如果觉得无趣,且先跳过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