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1894年以前,清帝国经济总量还是世界第一。1895年时,清帝国因为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导致经济濒临崩溃,使得美国经济总量超过清帝国成为世界第一。
如今,王辰浩的出现改写了甲午历史,蝴蝶效应有了一定的影响。1895年时清帝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保持了平衡,各占13.5%并列世界第一,而第三位的则是英国的8.2%。但因为清帝国的经济支撑是以农业房地产为基础,而美国和英国却是以工业为基础,至1896年3月,美国的经济总量达到14.2%,清帝国继续下降至12.7%,英国升至8.3%,美国超过了清帝国成为世界第一,英国第三。但这只是假象,清帝国的人口是英国的十倍,总量却不到两倍,生产力和生产效率5:1,使得清帝国依然是极其落后的贫弱国家。
清帝国虽然贫弱,但怎么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一个超级经济体,其用于市场流通的货币规模极其庞大。
十九世纪的最后几年,世界白银年产量达到1.2亿盎司,约合3400吨。这些白银基本上消耗在少数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内,中国、美国、墨西哥、日本和沙俄等国。而清帝国作为一个超级经济体,又是实行银铜本位制的国家,按照其每年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20%计算,其国内白银流通量将达到四亿两。
一开始,国内外的各大银行商们还微笑着接受清帝国官府和民间的白银兑换黄金的请求,但是清帝国的庞大白银流通量,四亿白银蜂拥套现黄金,使得大多数的银行黄金储备迅速枯竭。由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基本上都是金本位制,该国纸币和黄金等值兑换,因此很快国民又开始蜂拥套现各国纸币,造成各国在华银行的金融储备急剧下降,吓得他们立即停止兑现兑换,甚至关门。
而握有黄金最多的则是欧美国家,英国汇丰、德国德华、俄国俄华道胜、法国东方汇理等为代表性的国际大银行商们同样明白美国抛售白银将给国际银价带来巨大的银亏问题,因此他们很快拒绝对华白银套现黄金或者纸币。
光绪责令总理衙门负责跟各国银行商们交涉,希望各国银行继续开门兑换。2月15日,在英国公使窦纳乐的撮合下,汇丰、德华、俄华道胜、东方汇理、丽如、正兴等三十多家欧美银行商们组成银行团同总理衙门谈判。
英法美三国出于想要继续控制清帝国的海关,因此他们提出支持清帝国暂行金铜本位制进而转变为金本位制,不过他们要求清帝国向他们借款1200万英镑(1亿库平两白银)作为支撑金铜本位制暂行的保证。以九五折扣(95%)交付,年息五厘,限五十年还清,不得提前或一次还清;以海关收入作担保;偿还期限内,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位必须由英国人充任,五位副税务司中一个是法国人一个是美国人,从而使英法美三国获得了控制中国海关行政五十年的保证。
德俄两国一直想插手中国海关,他们支持英法美三国提议,不过条件是要求把德国和俄国加进去。
除了政治考量,各国列强们经过研究认为,美国废除白银收购法案大量抛售白银肯定会影响国际银价造成银亏,各国商议的结论是白银和黄金的比值将由现在的1:15降至1:28,然后银本位制国家将面临大笔的银亏,为了扭转银亏,银本位制国家将会由政府出台法案重新回购白银,从而未来几年的白银走势将先跌入谷底的1:28,然后逐步恢复到现在的1:15,银价恢复稳定。就等于美国的白银收购法案变相的转为所有银本位制国家共同的白银收购法案。
这个结论得到大多数银行家和金融家们的赞同,作为国际大财阀们,他们认为可以左右白银走势的。因此各国大部分银行商们在对华开放白银兑换问题上达成一致。但有些银行不想承担太大风险,他们提出要清帝国将兑换比例由现在的1:15降至1:22才肯继续兑换,也就是变相的剥削清帝国的白银价值,提前造成部分银亏。这个提案最终在各国银行团内部达成一致,最后窦纳乐作为代表将他们的条件通知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认为一旦以1:22跟各国银行团兑换的话,还不如不换。现在市面上的银价虽然在跌,但是还没有跌倒1:22的程度上。此前不过是王辰浩危言耸听的提出这个银亏问题,到底能不能真的银亏到王辰浩所说的1:33.5,这谁都不敢肯定,尤其是几十家外国银行商们一致认为不可能降至1:33.5那个地步,因此朝廷方面开始犹豫,到底答不答应列强们的提议。
如果王辰浩是对的,那么1:22这个条件可以接受,比起跌至1:33.5时,清帝国将减少至少一亿两的直接经济损失。如果王辰浩是吹牛,列强们的金融家们的判断才是对的,那么清帝国恐怕立即会损失四千万两。一个是长远之计,一个是当前困境,对于不怎么懂国际金融运作的清政府来说,这个决定非常难下。
光绪帝命总理衙门和地方督抚疆臣们都表个态,到底该答应是不答应。
恭亲王府,作为总理衙门的王大臣,奕?犹豫不决,呆在书房里闷了一整天了。
李鸿章现在对王辰浩的话言听计从,他作为地方督抚的代表已经表态接受列强们的条件,豪赌银价将跌至1:33.5。现在就剩下总理衙门没有表态了。而总理衙门自然都唯恭亲王奕?马首是瞻,这给了奕?极大的压力。
“这个王辰浩也真是的!你说他闲着没事提什么金亏银亏的?咱大清四万万老百姓,亏点能怎么着?平均下去不过每个老百姓平摊几十个铜钱而已,犯得着吗?现在好了,皇上非得要弄个金融改革,咱大清从立国就一直沿用前朝的体制,哪会什么改革啊?”
凝香郡主见她爷爷愁眉苦脸的样子,于是亲自沏茶从旁安慰道:“玛法答应就是了!何必这么烦恼?再说了,皇上较真儿改革还不是为了跟老佛爷夺那财政大权?”
“皇上太年轻,我那老嫂子岂会轻易放权?算了不提这个了。”奕?苦恼道:“现在金银比价1:18左右,如果答应洋人的要求就是1:22进行兑换,这国朝上下立马就得损失几千万两银子。”
凝香淡淡的说道:“可如果不答应,一旦比价如王辰浩所预测的那样跌至1:33,那损失少说也得万万两以上。二者权其轻,还是后者更重要。”
奕?点头道:“话是这个理儿,可是一旦王辰浩估测有误,这罪责可是不轻。王辰浩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决策的可是咱们。成功了功劳是他王辰浩的,不成功担罪的可是咱们。”
凝香无奈的苦笑一下,这事儿的确让人难办。
奕?突然问道:“丫头你不是见过这个王辰浩吗?你觉得他说的靠谱吗?”
凝香似乎又想到了那次碰见王辰浩的尴尬情形,不由得楞了一下神儿,待奕?第二次询问时她才回过神儿来。她只是浅浅一笑,说道:“靠不靠谱我倒是不知道。不过从他行事作风来看,每言必中每事必成,从未失言失手过。”
奕?想想也是,当初王辰浩的话也总是天马行空让人难以相信,但最后都一一应验,证明其所言非虚。
“看起来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