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忌双眉一挑,昂然说道:“庆忌前于艾城举兵,天下莫不响应,挥军至吴,烽烟顿起,旌旗指处,鼠辈披靡,姬光叛军闻风而遁不敢抵挡,若非中了姬光宵小之计,为刺客所伤,庆忌现在已然履登吴王之位,枭姬光之首而祭先王了。我看此番归来,正要招兵买马,再伐吴国,何谈托庇二字?”
他说到兴处,长身而起,便在这宽阔的大殿中走动起来,一时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满殿皆闻:“庆忌失了吴国,失的只是城池疆土,人心未失;姬光得了吴国,得的只是疆土城池,治下之民未曾归心,随时都可能成为他的敌人,要说得失,还很难说我和他谁的得失更大。
君臣之道,乃天之正道,姬光篡君自立,便是逆天而行。失信弃礼,不守道义,这样的人即便登上王位也是名不正而言不顺,庆忌是顺天意而行,姬光是逆天道而行,何来庆忌无力回天的说法?我要讨贼,上顺天意,下合民心,叔孙大人以为邪可胜正吗?”
叔孙氏张了张嘴,可那反驳的话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庆忌口口声声什么民心天意、王道仁义,好象他掌握了这些‘超级武器’,就一定能打回吴国去似的,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好拿来哄人,哪里真能起什么作用。偏偏这些礼乐王道都是他所看重的,正是鲁国引以为傲的国策,让他如何反驳?
庆忌堵住了他的嘴,趁机侃侃而谈道:“姬光逆贼,谋杀君上,以暴力服百姓,以兵戈迫黎民,此非王道之治,倒行逆施,天怒人怨,三位大人认为,这样的人能够长久吗?庆忌身为先王之子,于国来说乃是储君,于家来说乃是人子,庆忌领军反抗姬光暴政,正是国恨家仇,乃堂堂正义之师,如何不能取胜?
“说的好,说的好,公子言之有理,老夫深以为是。我看书*斋”季孙氏见叔孙、孟孙吃瘪,心中不禁暗笑,连连点头称是,为他擂鼓助舞,叔孙氏却是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孟孙不断向叔孙示意,眼睛都快扭抽筋了,见他还是一言不发,只好亲自上阵,扔开道义不谈,问起了更具实质的东西:“公子固然是上承天意,但是依附于阖闾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公子总不能只凭仁义教化让他们弃甲投降吧?我听说公子此来曲阜,身边只剩下两百护卫,以区区两百兵卒取一城亦难如登天,如何再伐吴国?”
庆忌说道:“庆忌率精兵三万伐吴,大江遇刺后晕迷不醒,所部又受姬光的舟师偷袭,这才导致大败。但是因为当时正值夜晚,全军弃船上岸撤退,是以主力得以保全,死伤者不足四分之一,如今约有两万士卒已返回艾城,加上留守艾城和运送辎重粮草的人马,庆忌如今尚有近三万良莠……”
叔孙和孟孙都吃了一惊,身子向前一倾,双手按到桌上,齐声问道:“甚么,你……尚有三万军兵?”
庆忌眼皮都不眨地道:“不错!庆忌手上,尚有三万兵!”
叔孙、孟孙暗吸一口冷气,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一旁的阳虎。阳虎虽位不在朝堂,却是实际上操纵着鲁国军政的人,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也只有他可能了解一些。还没等他们望过去,阳虎就眼观鼻、鼻观心,成了一具泥雕木偶,二人以目相询,阳虎恍若未见。
孟孙略一思索,向对面的叔孙递过去一个耐人寻味的眼神,二人以目示意,开始交换起彼此的意见来。
庆忌瞧见他们表情,不禁心中暗笑。他不指望这番话马上就能取信于他们,只要能让他们疑神疑鬼那就够了。想查?难着呢,这个时代的斥候哪有那么厉害,交通和信息传递那么落后,想搞到点情报难如登天。别说他这三万“空军”远在卫国,就算是两军对垒,既没有望远镜,又没有空中侦察,想摸清对方虚实也难啊,要不然后来孙膑的减灶计如何能够成功?
翻翻春秋时的史书,统计出的当兵吃粮的人数都超过整个周天下的总人口了,那怎么可能?史官们还不是煞有介事地记载了下来。曹阿瞒打赤壁,大嘴一张,20万人就说成了80万。民国政府公布的剿匪战报统计起来,剿灭的人数都够“共匪”们死去活来十几回了。这就是政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一定要让你本人相信,只要你身边的人、你那一阵营的人有相信的,那就能起到削弱、分化的作用了。
如果现在坐在“知礼堂”上的还是原来的庆忌,以他的坦荡胸怀是决不会夸大其辞的,但是现在的庆忌是什么人?撒谎吹牛有什么关系,能达到目的就行了,有位伟人不是说过么,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
坐在主位上的季孙意如用耐人寻味的眼神深深地注视了昂然站在那儿的庆忌一眼,“啪啪啪”三击掌,吸引了众人的注意,然后捻须一笑,说道:“庆忌公子远来,老夫已设下酒宴,诸位,我们不妨移席再谈,庆忌公子,请。”
众人出了‘知礼堂’,沿临水回廊而行,池边芦苇花絮飘飞,宛若漫天蝶舞。叔孙氏与孟孙氏有意落后一步,同庆忌、季孙氏拉开距离,孟孙氏低声问道:“你说庆忌的话是真的么?”
叔孙氏阴沉着脸色道:“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季孙老儿已有了理由。”
孟孙氏双眉一蹙:“他肯信么?”
叔孙氏冷哼一声:“那老狐狸,他信不信都会拿来大作文章的。别慌,沉住了气,酒席宴上莫论政事,宴后,请过府一叙。”孟孙氏微微点头。
展获和阳虎走在最后面,阳虎伸手拂开一片吹到面前的芦苇,看看最前面朗声谈笑的季孙氏和庆忌,又看看中间窃窃私语的叔、孟两位家主,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