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老子,孔子研究辩证思想?(1 / 1)

“没错,群主王宇是个慷慨仁德之人,让我在华夏帝国学得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更见识到许多不可思议之事。”

老子觉得历史聊天群的大部分群成员都不错,尤其是燧皇,王宇,鲁班,张衡等人。

燧皇,古老充满智慧,又随和。

群主王宇,神秘,而慷慨仁德。

“看来,老师这段时间收获巨大。”

孔子合上书籍,说道。

“是啊,收获不少。原本历史聊天群就不可思议,前往其他世界后,亦见到了许多不可思议之事。”

老子注视着孔子,道:“其实,你应该去其他世界看看。尤其是你的思想,在后世形成了儒家思想,影响华夏历史两千多年……你被称为圣人,当之无愧!”

虽然通过“华夏历史书”老子知道一些儒家思想的事情,但远没有直接接触了解后带给他的震撼大。

在前往华夏帝国这段时间,老子特意在顺天书院了解了一番儒家思想,儒家学识。

老子万万没想到,孔子的思想在未来两千年后,会成为正统,深深的影响着华夏的封建王朝。

“圣人?”

孔子苦笑道:“弟子可不敢。而且,弟子没急着前往其他世界见识一番,就是因为想先多了解“华夏历史书”,以及后世的儒家思想。”

说着,孔子顿了顿,看向老子,问道:“老师,弟子的一些想法流传到后世,但也像华夏历史书上记载的,存在许多问题吧?”

老子深深的看了一眼孔子,心想孔子肯定对后世的儒家思想十分在意。

想了想,说道:“你的想法,在后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但人心各异,想法不同,又历经上千年,多少会带着后来者强加的思想。后来者的思想,不是你原本所想,所以不必太在意。”

言语委婉,老子不一样孔子对后世儒家思想中的糟粕太过在意。

“老师,弟子明白。”

孔子平静道:“弟子是想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想出更多有利于这个世界,有利于天下黎民的方式方法。”

看过“华夏历史书”,以及已经经历的事情,孔子知道他的思想没有在春秋战国起到决定性作用,反而让兵家,法家思想主导着。

所以,孔子觉得他的思想有着不少缺陷,于是就想着弥补。

通过研究“华夏历史书”,了解华夏历史的变迁,孔子已经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老师,弟子只是注重仁爱,希望君王施仁政,便能天下太平,看来有些可笑。”

孔子自嘲道:“弟子对人心还是不太了解,人或许本性向善,但不一定都能为善,所以需要律法加以约束?”

这话看得出,孔子原本坚持的仁爱,仁政的思想,有了不动摇。

“我坚信,人本性是向善的。但是,生活复杂,一些人因为一些原因,不能为善,也属正常。”

老子点头道:“凡是都有两面性,没有坏哪来好,没有恶哪来膳……因此,需要用仁爱来劝世人为善,用律法来阻挡惩戒为恶者……相辅相成,便能相得益彰,达到最好的结果。”

说着,老子指着《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说道:

“此书中,或许能解开你心中许多困惑,不防仔细读读。”

“老师如此推崇此书,想必不凡。”

孔子带着好奇,开始阅读。

不过,很快发现阅读方式不对。

一旁的老子笑着解释道:“此书,与书简不同。应从这一面开始翻阅,而且从左到右,横着一排一排的读。”

“原来如此。”

虽然感觉十分不习惯,孔子还是认真的品读。

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内,老子和孔子都沉静在书中。

书中有些现代特殊的词语,但不影响他们的理解。

看得越多,孔子越觉得不可思议,心里激动不已。

子贡进来换茶,然后离开房间,没有打扰。

老子喝了一口茶,开口问道:“如何?”

孔子闻声,把书放下,然后也喝了一口茶,道:

“书中许多想法,十分新奇,弟子只是简单的拜读一番,便有了一些启发。”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着一面,否则会一叶障目。”

“好与坏,恶与膳,矛与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内因与外因,量变到质变,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许多独特的想法。”

听到孔子如此说,老子满意的笑着,而后说道:

“万事万物,自有其规律,遵循其规律,顺其发展,无为而为,亦是一种道理。”

这是老子一直以来的思想,虽然显得古老,但依然是一种辩证思想。

“不过,看过此书后,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启发。”

老子继续道:“要找到适合一个国家的治国方略,须要事先具体分析清楚它所处的实际情况。

好比,你我所在的这个世界。首先,天下分久必合,统一是大势所趋。其次,要实现一统,列国间必然会起刀兵,如此用兵之法和律法,就是这个时代最希望的。

仁爱,仁政,虽然也可以得到认可,但不是列国迫切需要的,因此不可能成为主要统治思想。

再看秦国统一建立大秦后,实现了天下一统。主要矛盾就不再是战争,而是休养生息。不应在以律法统治为主,而应以仁政,仁爱为主。

但大秦没有明白主要矛盾已经变化,却依然用律法统治天下,从而导致短短十几年便走向灭亡,就是很好的例子……”

听来,老子看过《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后,有了许多新的想法。

“老师看得比弟子明白。”

孔子行礼,表是敬意,随即说道:“弟子有所得,想多读读,以后定能想出更适合这个时代的理念,以造福天下黎民。”

“嗯。”

老子点头道:“此书能对你有所帮助便好。”

顿了顿,问道:“对了,两日后群主王宇会在华夏帝国举行登基大典,你是否前往?”

“称帝……超越三皇五帝之皇帝?”

孔子自然知道“皇帝”的由来,虽然对所谓的登基大典兴趣不高,但想去华夏帝国看看,于是应道:“去看看也好……弟子愿与老师一同前往,去见见两千年后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