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这类报告不用给我看了!”楚小松突然叹了一口气说道。
“呃,这个,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孙小爱还没有开口,南宫婉儿便突然抢先道。
孙小爱接过楚小松手中的那份报告,匆匆翻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所以疑惑地望着楚小松。
楚小松摇了摇头,并不是这报告的问题,而是他担忧未来的民生问题,这报告本身是做的极好的,很详细,详细到那些人的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但是也也就是因为如此让楚小松一时之间又觉得有些气愤,本来这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人的事情,但是发展到现在自己这些人又非出来不可。
楚小松便是什么世间的大圣人,只是一个从商的,商人逐利,即便是在古代都是用“士农工商”四个字来表示对这些阶层人的评价,但是到了现在,每当他看到这些民生的问题,就觉得很不是滋味,因为自己这个商人本来就是该去想方设法的去赚钱才是,但是到了现在,却搞起了慈善,那么现在这个情况,又和古人的那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有什么区别。
虽然孙小爱做了慈善,而自己也投入了一百万,现在这份报告也的确指出他们那些人做了很多的好事,在很多人的眼里都觉得这很好,其实本来在来这里之前,楚小松都一直觉得很自豪的,但是到了现在他实在觉得很汗颜,因为本来该起到作用的,并没有发挥功效,而他这个做为商人的,本来该去追逐利益的人都来做这些慈善事业了,那么可想而知,这个社会的背后在反应什么问题了-
如果是社会非常好了,好比当年唐朝的的“贞观之治”,那个时候的长安几乎是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那个时候,人民安居乐业,楚小松相信那个时候的商人哪里会去做慈善啊,因为他根本就看不到那些贫困的人,所以那些商人都在逐利,士农工商本来商人都排在末尾的,但是这个时候,当楚小松看到了那份报告的时候,却忍不住有一种想要升起救助这些贫困人民的的极大愿望。
那么这就相当于连他这个本来一心想着追逐名利,并且排在最后一位的商人升起了怜悯之心,都在想着要救助这些贫苦之人,所以可想而知在这个社会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所以楚小松宁愿看到的是商人们的吝啬,宁愿看到的是大家各居各位,因为这样才反应社会的状况是的稳定的,而且在民生的这一块,本就是该做这些的事情的那些人的事,但是那些人现在在干什么,他并不知道,只是听到一个又一个捐助了某某国家多少多少钱,捐助了某国外儿童的留学院,面积是多少,多么的豪华。
没当楚小松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都觉得很可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在失望,即使是那些内部的人都在考虑着是否需要移民,而现在确实也有着似乎五分之一的那些官员啊富豪啊之类的子女在移民,为什么会这么做,本来就是对这个没有了信心,也许是曾经的政治方针出了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其实是需要那士农工商的第一号人物,士出来说话的。
拯救国家在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那些有智慧的人,所以历来那些皇帝为什么那么重视科举,就是因为这些人之中有治国之才,有栋梁之才,即便是当年武则天要篡夺政权的时候,都大力培养那些文人,因为那个时候那些人十分重要,而现在这些人到底在干什么,楚小松并不知道,是不是这些人也在跟着他们这些商人在逐利,他一点都不清楚。
而且他这些人到底有没有努力,他也一点都不清楚,但是现在他就是觉得很
悲哀,觉得他本来不该坐在这里的自己现在到了这里,而那些该出来为社会弱势群体做事情的社会公仆们却像是主人一般不知道在哪里独家去了。
“这份报告其实做得很好!”楚小松给了一份很中肯的评价,但是的面色依旧没有缓和下去,因为他看到的不只是报告,还有报告后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他真的不知道孙小爱这个基金会存在的意义。
孙小爱与南宫婉儿都等着下文,因为他们知道楚小松既然这么说,而且面色也带着严肃的问道,所以都不由得觉得有些拘谨,其实楚小松是不想要将这些事情告诉她们的,因为他觉得这些事情自己知道就好了,没有必要将这些事情给他们讲明白,不然这肯定会影响他们以后做事情的积极性,但是不把这个事情说明白,他也有些不甘心。
楚小松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之后,随后说道:“小爱,你们做得很好,我没有怪你们的意思,但是你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好的一面,便一定存在着坏的一面,我们这个东西做得越好,岂不是就等于这个社会就更加的坏,就好比医院一般,难道做医生在病人走后,还要说一句,常来吗?”
两人都愣住了,显然是没有想到出这里面还有这些文章,因为他们确实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但是他却能从楚小松的话里找到那抹说不清道不明的背后含义,既是含义,又是“寒意”,孙小爱感觉到背心都被汗湿了,自己做的越好,不就代表着这个社会的背后是越不好吗?虽然和自己本身所做的事情并没有关系,不过这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值得深思的。
其实楚小松还有一点没有告诉对方,如果单单是反映出问题到没有什么,要是有人从这里大做文章的话,只怕孙小爱还会受到打压,就好比当年的**,那十年谁都能知道是方针政策出错了,但是却一直持续了十年,难道这里面没有什么问题吗?难道就没有人反应吗?
当然有,只是只怕是被封住了口,就好比当年周恩来去食堂里面检查人们的伙食一般,去的时候,便有人吩咐下来,然后等到周总理去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人们吃得很好,其实一点都不好,后来周总理在的一次突然来访的时候,终于知道了人们的艰苦生活,那个时候如果不是一个小娃突然跑出来大声的喊叫着说自己的根本吃不饱,只怕上面的很多人还都被埋在骨里。
而现在的这种情况同样如是,等到孙小爱的慈善基金会做大的事情,其实基本上就只有两个下场,一个便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解散,一个便是被政府接受,只有这两个结果,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因为政府需要有公信度,如果普通的基金会做得比政府都还大了,那还得了,所以这个时候,楚小松的担忧其实也是在为孙小爱和众人的志愿者惋惜。
一旦政府介入,那么这里面的味道就变了,还有从前的那些义工只会全部离开,所以楚小松宁愿她们只做一些小的慈善活动,因为那些大型的慈善活动真的是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还有受社会舆论的影响,这里面的复杂性哪里是孙小爱所能了解,楚小松无奈地摇着头,实在不想让这些事情成为几人身上的负担,但是也知道即便是这样,但是依旧有数不尽的投入到这里面。
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就像是明知道有些慈善机构里面存在着弄虚作假的那些事情,但是依旧有数不尽的人在无私的贡献着自己,难道他们很傻吗?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因为那些慈善机构作假而不捐钱的话,那么本来送到那些需
要帮助的人的手里岂不是会更少了,他们依旧忽略了前面的那些蛀虫,因为他们也是逼不得已,如果因此而停止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话,那么可想而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这一部分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是值得敬仰的,同样的,楚小松虽然看到了孙小爱这个背后慈善机构的那些危机,但是他依旧知道这个慈善机构还非得做下去不可,就好比那些世间的菩萨明明知道世界上是度不完的,依旧毫无顾忌的投入了进来,而这也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所以楚小松接下来又十分严肃地说道:“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撒手不管,我们不但不怕,我们还要大张旗鼓,让整个上海的人都知道,让整个中国都知道,甚至让整个世界都知道,又有何不可?”
楚小松突然想要建立一个可以拯救整个世界基金会,不是有什么国际性的基金会吗?自己不但要做整个上海最好的,整个中国最好的,还要做整个世界最好的!楚小松的眼前开始渐渐地变得明亮起来,仿佛胸中有一股豪气,一股未来自己总会干一番大事的豪气。
世间从来无完人,敢笑他人不丈夫!
尽管自己只是一个商人,但是楚小松却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人,让处于各个阶层的众人都各归其位,都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而自己则要做那个能塑造这样社会的人。
如果不想被这个时代所改变,那么就试着去改变这个时代吧!
楚小松抬起了头,那一刻,他的神色异常坚定。
“让整个世界都知道!”孙小爱立马掩口惊呼,也只有楚小松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而南宫婉儿则头一次觉得自己被这个年轻人所震撼到了,因为她在对方的身上似乎看到了一种以往任何人都不曾看到过的豪气。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她的内心突然萌生了一股十分奇怪的情绪,但是又很快被抑制住,南宫婉儿的内心砰砰直跳,感觉有什么东西塞进了自己的心里一样,觉得小脸红红的,火辣辣的,悄悄看了看旁边的两人,发现他们似乎并没有发现自己的一场,所以这才放心起来,不过也觉得自己真的是太没有用了,居然就这样被吓住了。
楚小松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告诉孙小爱以后不用怕什么,自己会全力对方的,其实在那一刻开始,楚小松就在想着那个慈善的计划,只是他知道任何一个浩大的工程都是从一小块一小块的砖瓦给架上去的,不过每一个企业或者组织都有他的核心成员,所以在这里楚小松也向说了自己的一些经验与想法。
“你尽管去做这个事情,但是你得记得你的目标,然后从目标下手,不做也就算了,那么现在既然要做这个慈善机构,就要想着到底做哪一方面的,要么做一般的,也就是现在这个规模,要么就做最好的,也就是我之前说的世界性的,国际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不会受到各种限制,但是千万不要犹豫不觉,想要做到和其他人一样的那种中等规模的,我劝你不要做,具体的原因分析起来很复杂。”
“我们要做最好的!”孙小爱与南宫婉儿几乎同时开口。
楚小松满意地点了点头,其实这也是自己的一个愿望,其实他就是想要证明一个道理,这这个世界上是真的邪不胜正,浩然正气长存,才是天地屹立于世间的根本,所以楚小松就是要赌一把,用自己的一生去赌,如果赢了,他会很欣慰,因为在最后的时刻,会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如果输了,那么也会不枉自己走这一遭,因为人生真的太短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