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还没做出来,必竟是完全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大娘子再心灵手巧刚开始也是极慢的,要试着来。
而且要用的布料也还没有织好。
裤子的面料张军要求的实际上就是细斜纹帆布,可以理解为麻织牛仔布,厚实耐磨而且结实。
不是工艺问题织不出来,这东西其实没什么难的。
只不过这会儿的设备效率有点低,保密坊那边正在试制蒸汽动力纺织机,要是成了那速度就上来了。
蒸汽动力本身已经解决了,包括传动联动的相关技术都已经搞定,现在就是在实践,慢慢的进行工业化。
纺织机成为第一个尝试的作品。
“明日奴奴便为郎君缝制褟裤。”大娘子拿过衣服翻开,查看腋下的接缝那里。
“便叫裤子,此为衣服,上衣下裤合称衣裤。与褟裤不相关。”
褟裤就是胡裤,在大唐有点被人抵制,张军可不想让自己搞出来的东西和他们扯上什么关系。
“耶耶,清禅也要穿。”小清禅什么都想和耶耶一样。
“好,便让娘娘给清禅也做一套来,不过要等些时日,现在只是试制,耶耶也是不穿的。”
这会儿的面料还是不太行,软,穿上不好看。
“好,我和耶耶一起。”小清禅就开心的点头:“还有娘娘,还有红姨娘……”小丫头白生生的手指头开始一个一个指过去。
“却是不能。”张军把女儿抱起来亲了亲,小丫头到是懂得分享:“这是军中衣物,娘娘和姨娘穿不得的。”
“那清禅可穿得?”
“清禅穿得。”
小丫头开心的笑起来,也不张罗大家都穿了。
其实到不是不能穿,主要是裤子要扎皮带,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有些麻烦,不那么便利,万一一着急解不开再尿了裤,那罪过就大了。哈哈
嗯,开玩笑。主要是怕人诽议。张军不怕,但自家的女人就要想得周全些,被御史参一本不值当。
……
第二日,张军陪着大小娘子用过小食,便早早的来到军营。
张良,李应右,刘承旨,高庆,府内的高层人员都已经到了,霍仙鸣带着神策部将,唐日知带着学院的助教。
城内此时也是一片沸腾,丁户们扶老携幼提儿契女的来到长街上,从南城一直到北城。大军会从北门入城。
街边悬挂着很多条幅,写着一些激励士气,军民相亲,保家卫国的标语,只是这一水的白底黑字,总感觉有些阴森。
这个时代的人对文字是相当尊重的,标语一出,被识字的人诵读以后,老百姓马上就沸腾起来。
不会感觉那就是虚无的口号。
在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的认知里,只要官府把白纸黑字亮出来了,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就是要遵守执行的。
大家寒喧了一下,看各方面都准备差不多了,便上马出营,去往北门。
大唐大军凯旋有固定的仪式,张军也不想去改变什么,照着做就行了,只是进行了一些微调,增加了一些展示军威的细节。
献俘这事儿肯定是不搞了,甚至抓了结赞那囊和悉颊藏的消息都要保密,不能宣扬。他们也不会入城,悄悄的运去了关押的地方。
也就是从俘虏中挑了些无关紧要的几千人出来,让满城的老少参观一下,振奋一下民心士气。
这些人并不是吐蕃兵,只是吐蕃军的劳役,成份比较复杂,以后会成为凤翔府的公奴,负责养马喂牛。
别感觉公奴是奴隶,事实上,公奴是大唐朝所有战俘最好的归宿,就相当于贱户人丁,只要干活就行了,各方面还是有保障的。
除了公奴,战俘中还会有一部分被选为祭天的对像,就是拉到牌位前面去砍头,一般会选择地位比较高的。
然后就是官奴,分给重臣为奴。
再后是衙奴,分给地方州县去干重活,开矿挖山那种。
还有私奴,就是发卖,一般是针对女人的,良口出身可以参与购买,买回去想怎么都行,杀了也没人管,就相当凄惨。
这次带回来的战俘中就有万余是女人。她们基本上就是吐蕃军的洗衣妇,营妓,军官的侍婢这些。其实也是可怜人。
张军和李应右不会去北门外迎接,是张良和刘承旨带着城内的部队去迎。
张军,李应右,高庆,霍大监等人就在南北城中间的大广场那里典阅,接受军民的欢呼。
王如意部是昨天晚上就到了北门外的,俘虏已经悄没声息的交给了准备好了虏营,按以后的工作性质分了营。
王如意部全军上下吃顿饱饭睡了个好觉,一早起来把自己收拾的精精神神的,全副武装,就准备进城接受欢呼,感觉人生的高光时刻。
跟着来的诸羁糜部落兵们也是里外打理了一番,做为俘虏押送营跟着参加典阅。
准备好的参加典阅的那些吐军劳役都被命令穿上了吐蕃正规军的装束,扮作吐蕃士兵和将军。
张军他们到了地方,相偕登上城楼下阶……就是观礼台的第二层,上面是皇帝专用的。
负责组织的功曹参军事过来汇报情况,录事参军事带着画师也已经就位,李应右请示了张军,便吩咐开始。
唐朝凡大型公务活动都有专门的画师参与,在一边把场景画下来,就相当于今天的拍摄存档。
命令很快传到了已经做好准备的王如意部这边,大军开始按照礼仪要求列队,走向典阅广场。
广场上鼓乐齐鸣,军乐队衩铙吹二部,箫笳铙鼓笛笙合奏四部凯旋曲,被大铁皮扩音器把声音远远的传送出去。
府衙合唱团放声高唱四部凯旋歌:
《君臣同庆乐》词曰: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草后,便是太平秋。
《破阵乐》词曰: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敌乐,共享太平人。
《应圣期》词曰:圣德期昌运,雍熙方寓清。乾坤资化育,海岳共休明。开士欣耕稼,销戈遂偃兵。殊方歌帝泽,执贽贺升平。
《贺朝欢》词曰: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着,今日告成功。
随着歌乐之声,近卫营黑衣白马,左执律,右秉钺,引导护卫着王如意,惠静寿,武怀表三骑六乘至。这便是给三人夸功。
围观的军民发出海啸一样的呼声,迎接三位出征凯旋的将军。
军属当中,夹着一些面红耳赤泪盈双眶的人,他们身着紫服,在一片素白当中相当显眼醒目。
他们就是今天凯旋将士的父母,父母不在的便由兄长替,享受这一时刻的光荣。虽然这身无纹紫衣也只能穿这么一天,已经足够了。
四五千人,打仗的时候不多,但排队走路那就感觉相当多了。
整整十几个方队,骑兵四个,余下皆是步兵。
其实都不太一样,武器装备和细节上各有不同。
但是老百姓分辩不出来,感觉都差不多,反正挺英武的,人群中的大小娘子们看的一个一个眼目流波,双腮泛红。
咵咵咵的整齐步伐就像踩踏到了每个人的心里,情不自禁的就跟着激动兴奋了起来,热血涌头,胸中激起一股子豪气。
跟在后面押解着‘战俘’的诸羁糜州部落战士们都被震惊了,那整齐的队列,如同一人的踏步声就像是踩在了他们心上。
那一股子肃杀之气形成的威压甚至让他们胯下的战马都感觉到了,有些不安起来,一个一个面色灰白,相顾无语。
那些俘虏更是惊惧,甚至有人软倒。
因为提前就有通知,到是没发生臭鸡子石子菜叶乱飞的场面,但那仇恨的目光已经够了。
这就是宣传的功劳了,军中专门成立了宣传队,给军将和军属市民们讲国仇家恨,讲边民的不幸遭遇悲惨人生。
宣传图文并茂,事实上也没有任何的夸大,只是把原来大家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说给他们听。
这就足够了。
大军带着战俘由北门进,南门出,直接回到军营,这边李应右和张良代表凤翔府发表了讲话,整个仪式也就结束。
前后三个多小时,午饷都到了,市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广场,一边热烈的议论着一边回到家中,嘴里都是对自己子弟兵的夸赞美誉。
军营里杀猪宰羊,犒劳胜利归来的袍泽,所有军将坐陪。像过元正一样。
吃过饭,在西大营对征战军将们进行了嘉奖,论功评赏,然后给他们放假三天回家。
每个参战的军将,胸前都多了一枚小章,用铜银混合溶制,正面是一朵盛开的牡丹,中间是一柄横刀和一杆步枪交叉。
‘大唐皇家陆军,领土收复参战纪念章’。张军自己设计的样式,由保密坊铸造。
纪念章背面居中镌刻着朔方,威州四个字,落款是公元二八五六年二月。没错,张军要推出自己的公元历。
当然,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得有一个过程,那就自己先用着。
凤翔府会推出一款纸质日历,使用公元和皇帝年号,干支三纪年,月份当然就是大唐的纪年月份,这东西可是祖宗留下来的农时历法。
唯一区别其实就是多了一个公元年号,比如这会儿是德宗朝,贞元二年,干支丙寅。
张军搞的日历上就是多了个公元二八五六年。其他没有任何改变。二月还是二月,日期节气什么都不会有变化。
他要的也就是一个公元的年号,这东西,肯定是不可能再用西方的,绝不允许。让西方那些编造篡改的伪历史去见鬼。
这一次征战,没什么个人奖励,因为不需要个人武勇去撕杀搏命,也不用取耳砍头来确认军功。都是集体的。
这就是冷热武器最悬殊的差异。
每名军士,军将都有奖赏,按照这次战征缴获的物资总数,俘虏的人数来综合计算,然后折成粮食和布匹,直接给到家中。
军属着紫一日,家门挂紫一年,这也是奖励的一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部分,这个年代,精神奖励不可或缺。
现在只是凤翔府府内的嘉奖,张军也就能用到紫色,以后,会说动皇帝来奖励,就会多了一个赤黄色,那更能激励将士。
大唐本朝,虽然尚黄尚黑,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