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送四弟考试(一)(1 / 1)

六月二十,乡试正式开始报名,而九岁的钱有富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准备参加本科乡试。

原本钱有财是不大同意四弟钱有富,这么小就参加乡试的,考场的那种艰苦他是十分清楚的,四弟钱有富又从来没吃过什么苦,不过四弟钱有富既然坚持,那他也不好再阻拦,所以也就只能同意了。

不过好在大兴朝有规定,官员家眷,是可以在官员任职省份参加科举的,并不用回原籍去考,这也算是朝廷对官员家眷的照顾了,否则四弟钱有富还这么小,即使是诗书再通,他也是不会同意四弟钱有富返回临阳参加乡试的。

钱有富在学习上是不用任何人操心的,他不但过目不忘,而且也足够勤奋,而自乡试报名后,也更加刻苦了,就连平时他喜欢看的一些杂记、游记什么的都不看了,也不拉着他这个三哥讲外国趣事了,基本上一门心思的用到了读书上。

自回京后,钱有财基本上每天都会抽出至少一个时辰,来指点四弟钱有富,只是他在诗文上并不算多么出众,能指导他四弟的也就是策论和算学、律法。

所以钱有财便特意请了韩子墨,每隔一日就上门指导他四弟钱有富一个时辰的诗文。

韩子墨这个本朝第一才子的称号也不是白叫的,那真是出口成章,对于作诗什么的,是张口就来,而且绝对精品那种,钱有富在他的指导下,诗文水品简直是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

钱有财偶尔坐下来旁听,韩子墨指导他四弟诗文,连他也会觉得颇为受益。

而日子就在这忙忙碌碌中度过了,转眼就到了七月初十,这一日是乡试入场的日子。

这一天钱有财特意沐休了一天,他准备亲自送四弟钱有富入贡院。

原本他娘吴氏说是要去送的,只是以钱有财对他娘吴氏的了解,要是让他娘吴氏送的话,肯定会说什么,“四娃子,别紧张,千万别紧张,好好考……”这类的话,然而有时候对于考生来讲,家长越这么说,就越容易紧张,所以钱有财便接过了送四弟钱有富进贡院的活儿。

果然不出钱有财所料,吃早饭的时候,他娘吴氏就考试殷切嘱咐……。

“四娃子,考试好好考,不要紧张……”

“四娃子,娘相信你肯定能给娘中个举人回来……”

“四娃子,娘给你准备了不少糕点,一会儿你不要忘记带了,记住千万别紧张,要像你三哥学习……”

……

“四娃子,一会儿娘就不送你了,你三哥去送你,你可跟住了你三哥,人多,不要把你挤伤了啊……”

“三娃子,你可看好你四弟啊,京城的坏人也不少,可不要让拐子把你四弟给拐卖了……”

……

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于吴氏的一片慈母之心,钱有富一脸淡定的应下了。

“四娃子,……”

待吴氏还要继续嘱咐之时,钱有财赶紧抢过话道:“娘,你咋这么偏心眼儿呢,我当年南下时,你怎么不说担心我被拐子拐走呢呢?”

吴氏听钱有财如此说,立刻就转移了注意力,说道:“娘怎么就偏心眼儿了,那时不是有你大哥照顾你吗,再说你都这么大了,还吃你弟弟的醋啊?”

“是、是、是,娘,儿子错了,不该吃四弟的醋,你看,饭菜要凉了,咱们还是赶快吃饭吧。”钱有财一脸狗腿像的说道。

唉,他这三哥当的可真是不容易啊,为了不让四弟听他娘唠叨,他还要故意找骂!

果然这么一打岔,吴氏倒是不再唠叨了,而是开始不停的给四儿子钱有富碗里夹菜。

“四娃子,多吃点,贡院不比家里,你又不像你三哥会做饭,在贡院里,你就只能肯馒头了……”

“唉,你们两兄弟都一样,从小长的就瘦,怎么就吃不胖你,你看你们大哥、二哥长的多结实……”

吴氏一边说着,一边往四儿子钱有富,碗里夹菜。

钱有财嘴角抽了抽,他很想对他娘说,这是早餐,没啥好菜,你往四弟碗里夹的全是咸菜!

钱有富倒是一脸的淡定,埋头吃着碗里的饭,同时还把他娘吴氏给夹的那半碗咸菜也全给吃了!

看四儿子今日多吃了一些饭,倒是让吴氏十分高兴。

然而吴氏不知道的是,他的小儿子,因为吃了太多咸菜,入了贡院后,喝了好几海碗水,又因为喝了太多水,一晚上跑了七、八次厕所……。

钱有财仔细的检查了考篮后,又装了足够他四弟钱有富,九天时间吃的馒头、各种糕点、熏肉、肉干、各色时鲜水果、零食、糖果等,足足装了很大一兜子,足有四、五十斤的份量才算完。

实际上,钱有财也不想给他四弟钱有富带这么多吃的,主要是他四弟与他不一样,他四弟不会做饭,所以不能带生米,就只能带够九天时间吃的了。

收拾妥当后,钱有财便吩咐平安套上了马车,然后又将考篮和吃食放到马车上,他便与四弟钱有富上了车,往贡院赶去。

与临阳那种科举弱县不同,本次京城报名参加乡试的秀才,足有一万三千多人。

钱有财之前,在听说乡试报名人数时,直接被震惊到了,这报名参加乡试的秀才,也时在是太多了点儿!

钱有财记得,当年他参加乡试时,临阳似乎只有两、三千秀才,报名参加乡试,而反观京城,直接番了五、六倍。

然而别以为报名人数多,录取举人数量就会增加,实际上并没有,一万三名秀才报名参加乡试,实际上,只会录取不到两百人,可见竞争压力之巨大,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现代考公务员,可是难得多了。

反观临阳报名虽然少,但是录取人数,相对京城来讲,其实并不算少。

唉,京城的娃儿,吃亏呀,估计在京城学的一般的秀才,要是跑到偏远地区去参加科举考试,估计也能中个举人回来。

这就和前世,山东、广东等高考强省的中等生,跑到东北、内蒙这种地方,去参加高考,能考个重点大学回来,是一个道理。

当然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毕竟教育资源摆在那里,像临阳那地方,连个秀才都不常见,举人更稀有,学生想找个好老师都不可能。

而相反的,京城遍地是大儒,举人更是多,自然京城的秀才各方面也就更加出色。

等钱有财带着四弟钱有富,到贡院时,贡院门口早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而且陆陆续续还有不少人,正往贡院赶,可谓是场面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