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琐事 奏折(1 / 1)

这次钱有财为不重蹈李家寨的覆辙,干脆吩咐人将两寨的所有长老,以及将领等全部抓了起来,而以防出现李大实那等力大如牛之人,又吩咐人给两寨之人全部上了重枷,和脚镣,这样即便是力大如牛,也是无济于事了。

自从经过这两寨的事情之后,各部族也更加安分了起来,再也不敢对官府有任何异心,也真真体会到了这位布政使大人的手段,虽然这位大人年轻,可是手段狠着呢。

云天泽这几天更是十分庆幸,他老爹的远见之明!

叛变部族之事已经彻底解决,云天泽便要告辞离开昆溪府了,云家寨帮忙解了昆溪府之困,钱有财自然是十分感激的,再加上两人这几日的相处,也算是朋友了,所以云天泽要回照州府的云家寨,钱有财便放下了公务,特意来到城外为云天泽送行。

城外凉亭里,钱有财不舍的举起酒杯说道:“云兄,感谢的话小弟就不多说了,小弟敬你一杯,愿云兄一路平安”

敬过三杯酒后,云天泽便上了马,与钱有财挥挥手,眼中有着不舍,不过还是扬起马鞭绝尘而已。

李家寨叛变之事到此算是彻底解决了,李家寨、姚家寨、司家堡之前所辖之地,已经被钱有财收归官府管理,而几寨的土司、长老等人也被押解进了京城,钱有财也彻底松了一口气。

前天钱有财就已经给乾康帝上书,陈述了进来滇南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另外钱有财又第二次请求乾康帝,下派一位按察使,一位都指挥给他,表示身简三职,他实在分身乏术,希望乾康帝能允准。

除此之外,钱有财如今在滇南大面积推行梯田,十分有成效,不过进来推行梯田却受到了一定阻碍,那就是人口不足,滇南地广人稀,而梯田、山地众多,但开垦的人手根本就不够用!

人口问题,就不是钱有财能解决得了的了,他现在只希望招募来的工匠能尽快制作出手持播种机和手持插秧机来,这样生产力就能大大提高。

不过这个东西钱有财也并不懂,他只是给了工匠们一个模凌两可的图纸而已,估计短期内是不可能研究出来的。

另一边钱有财派往茅州县抗震救灾的白二也终于赶回了昆溪府。

之前因为李家寨的事儿,钱有财无法拨款赈灾,更没法子派兵前去救援,所以只派了白二一人超小路去茅州府给茅州府知府传话,全力抗灾。

根据白二的禀报,茅州县灾情并不算严重,只有住茅屋的人家房子倒塌了,至于砖瓦房基本上没有太多损毁,死伤也并不算太过严重。

茅州府地处偏僻,是滇南最为贫困的府,而茅州县就更是贫困,府库里银子自然是没有多少的,米粮倒是有一些,不过也并不多,所以这次抗灾都是茅州府知府、知县自掏腰包的。

本次赈灾一共花费白银四百七十两,米粮二千石,钱有财自然不可能让茅州府知府和知县自己掏这个钱,所以转一天便派人将赈灾所用的银两和米粮送往了茅州府。………………………………………

皇宫里。

乾康帝打了一个哈气,他感觉自己最近精神越来越不济,总像睡不够一样,正想要去补上一觉的时候,突然看见案头上一份来自滇南的奏折。

滇南!

自从他任职钱有财为滇南布政使后,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可是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了,就比如说那个慈善司,就解决了大兴库银不足的问题,如今他再也不担心发生天灾,各地百官管他要银子了。

恩,如今发生天灾人祸,各地官员都是管慈善司要银子!

之前不是说他在滇南搞什么梯田吗,说是能在那数千年来都种不出粮食的丘陵地上,种出粮食来,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要是能种出粮食来,朝廷也不用年年往滇南贴补粮食了。

恩,还听说他在滇南搞什么讲学,要求所有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每天下衙后,必须去府、县学给生员、举人讲学至少一个时辰,这还是乾康帝收到滇南的一个知县抱怨的奏折才知道的。

当时乾康帝接到奏折后对钱有财这种做法是及为满意的,这是在为国家教授人才啊,因此那个知县便被乾康帝一顿批斗,最后还被贬为了府学教授。

你不是不乐意讲学吗,那就惩罚你天天去讲学,于是从那开始,所有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再也不敢偷懒不去讲学了,也不敢想着上书什么的了,一个个每天按时按点的跑府、县学讲学。

许多年以后,这个官员讲学的传统,也一直在滇南流传,每一任知府、知县上任交接的时候,前任告诉他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一定要去讲学,也因此滇南学风越来越浓厚,取代了浙杭,成了新一代的状元窝,每一科殿试状元、榜眼、探花至少有一人出自滇南,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先不提。

乾康帝收回思绪,拆开火漆封印,看起奏折来,这越看是越惊讶,越看也越激动,这、这、这,竟然、竟然还真长出粮食来了,真是太好了。

而继续往下看的时候,乾康帝更加激动了,这小子,竟然将历来就是刺头的李家寨给灭了,另外还有一个司家堡和姚家寨的辖地也给收归了官府。

恩,果真不愧是龙卫钱三柱的嫡亲侄子啊,看着细皮嫩肉和个姑娘似的,不过办起事来倒和钱三柱一般……够狠辣,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