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封为正三品督使(1 / 1)

因为沿海瘟疫的事情,赵依琼他们几个错过了赵盈盈成亲,也错过了赵见瑾考中举人。

回来大大小小堆积了一堆的事情,需要赵依琼处理。

等到她忙完可以稍微喘口气的时候,距离她回来已经过去七八天了。

等到赵依琼好不容易腾出时间,去拜访赵莹莹的时候,赵莹莹夫妇二人来了。

除了回门那一次,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来了。

短时间内就这么频繁地往娘家跑,可谓是银杏村头一人。

但就算是这样,张家也挑不出一个错处。

一次是赵见瑾考中举人,这一次是赵依琼回来了。作为亲家,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得回来看一看。

马车停在门口,张述清扶着赵莹莹下来。

后面一辆马车上下来的是张家夫妇,赵莹莹的公公婆婆。

这一次是张夫人主动要求来的,苏西县的商人捐钱捐物的时候,张老爷捐了一些,虽然不多,但多少是他们的心意。

赵夫人当时心里不乐意,但是嘴上没说什么。毕竟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赵家这门亲事可是他们高攀了。

而且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德佑县主,瑞王妃的亲姑姑,这么大一个馅饼,居然砸到了他们家的头上。

绝对是祖宗坟上冒青烟了,张夫人想得很好。

一定要跟亲家打好关系,那她儿子的前途一定无量。有这么厉害的岳家,再加上张述清的才能也不凡,以后一定能顺风顺水的。

张夫人的这些小九九赵家众人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估计也会一笑置之。张述清是他们的女婿,他的前程事关赵莹莹的幸福,他们也不可能对张述清不管不顾。

赵依琼到大厅的时候,赵家众人已经到的差不多了,“小姑姑,小姑父。张爷爷,张奶奶。”

“依依。”赵莹莹许久没见赵依琼了,看着她又长高了些。

倒是张家夫妇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赵依琼,有点儿尴尬。

赵老夫人说,“你们也别客套了,就叫依依,都是看着长大的,就算是以后嫁进了瑞王府,她也叫你们一声爷爷奶奶。”

“奶奶说得对。张爷爷,张奶奶,你们叫我依依就好。”

“好好。”张家夫妇有点儿激动。

这时候,管家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圣旨……又有圣旨来了。”

又有这两个词用的极其妙。

除了赵依琼,其他的人都惊呆了,这一年接到的圣旨比别的人一辈子接到的都要多。

“快快,出去接旨。”老太太急忙说。

“我这身衣服行不行?”赵淮安着急地问元清。

“行行,我的头发乱不乱,这簪子需不需要换一根?”

“哎,我的呢?你看看我的。”

“不行,我今天穿的衣服太亮了,不庄重。”

“…………”

大厅里乱作一团,赵依琼安静地看着他们拾掇自己。

她在心里想,这次皇帝的圣旨是要干吗?

自己已经是瑞王妃了,应该没有什么可以晋升的余地了。

……………

等到把岳公公迎进门,赵家众人才安静下来。

岳公公先给赵依琼行礼,然后才想其他人问好。

岳公公是薛公公的徒弟,岳公公来宣旨的时候薛公公就已经警告过他了。

来赵家一定要恭恭敬敬的,尤其是德佑县主。

要是入了她的眼,他以后不愁没有好前途。

岳公公一直谨记着师父的话,对他们极其地客气。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德佑县主救治福海州瘟疫有功,特封为大周督使,正三品。

杏林医学院的院长赵见凌救治福海州瘟疫有功,特封为特使,正五品。

其他各位捐钱捐物的大周子民,医护人员和医学院参加救治的学生,朕心甚慰。嘉许各位的名字刻在宫墙上,供后世瞻仰。钦此。”

直到圣旨拿到手里,赵依琼整个人还是懵的,但面上一点儿都不显。

相比起其他人的错愕,她像是提前知道的一样。

赵依琼把圣旨交给霜雪,然后吩咐,“带岳公公下去休息。”

“是。”立马有人带着岳公公下去。

比起赵依琼和赵见凌的封赏,张家夫妇显然更高兴的是,他们的名字可以刻在皇宫的宫墙上,这是多么大的荣誉。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打拼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点儿家底,能够温饱,养几个下人,他们觉得已经够好了。

可是自从和赵家结亲以后,儿子高中,儿媳妇的岳家是皇亲国戚,而且带着丰厚的嫁妆,整个苏西县都找不出第二份。

可是没想到儿媳妇的这个小侄女竟然会做官,正三品,赵见凌都才正五品。

不对,现在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吗?

现在是………赵家出了一个正五品和一个正三品的大官。

德佑县主,瑞王妃,正三品督使,他们觉得自己要疯了。

这是目前所有人的心声。

老太太和老爷子对视一眼,老爷子开口,“依依,你跟我来书房,其他人先回去休息。老大,阿清,照顾好亲家。”

…………

书房里,老爷子和老太太坐在一处,赵依琼坐在他们的对面。

老爷子沉默半晌,才开口,“依依……爷爷也没想到你会走这么远。爷爷培养他们读书,就是没希望他们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你应该也知道了,我们家以前也是大户人家,你太爷爷,也就是我爹,是肃州太守。

可是卷入一起贪污案,替人背了黑锅,是你太爷爷用了一个人情,才让当时的丞相求情,留下了我和你奶奶,剩下的一百二十口人全部诛杀。”

赵依琼知道爷爷奶奶绝对不是普通的农户,没想到,身份竟然超乎她的预料。

不过,现在好像她的品级比较高。

老爷子说完,就看着赵依琼,看到她没什么特殊的反应,才继续开口,“依依,你是我们家的骄傲,你完成了你太爷爷的心愿。

依依,为国为民,做老百姓的父母官,是我们赵家的家规,是要时时刻刻刻在心里的。

依依,你要记住,不管以后走得多么远,一定要把百姓装在心里。”

赵依琼从书房出来以后,独自走到草坪上,坐在秋千上,放空思绪。

为国为民,把百姓装在心里……断脚崖的老前辈叮嘱过,顾亦寒外祖母送的玉镯叮嘱过,现在连赵家的老祖宗都来嘱托她………

有一个想法在心底里生根发芽,赵依琼觉得,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