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镜海归墟.妙音鸟(1 / 1)

敦煌石窟唐代壁画中,在无量佛的莲座下,绘有一对异鸟。人首鸟身,毛色斑斓,作反弹琵琶、振翅欲飞之状。

右手执佛珠,左手执香花,背上有翅膀。妙音鸟,梵语名迦陵频伽,《正法念经》说:

“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神)若人,紧那罗(歌神)无能及者。”

《慧苑音义》说:

“迦陵频伽,此云美音鸟,或云妙音鸟。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

此外,《佛学大辞典》还有迦陵频伽舞条:“……舞典名,译言鸟或不言乐。

林邑之古乐,天竺只园供养日,迦陵频伽来舞,时妙音天奏此曲,阿难传之,遂流布云。”

迦陵频迦是半人半鸟的神鸟,被作为佛前的乐舞供养是半人鸟的美丽女郎。

它们袒胸露臂,羽毛绚丽,头戴如意宝冠,背上两翼舒张,项挂缨珞,臂束钏镯,手持各色供品和各种乐器,在五方佛前奏乐歌舞。

传说它们栖息在玛拉雅山上。嘴上有七个音孔,通过每个音孔,能发出不同的单音,随着季节变化,它便吹奏不同的曲调。美妙动听,抑扬顿挫。

它寿命一千岁,临近死亡时进入狂喜状态,在四周堆集易燃物,然后绕圈在极乐状态中跳舞,吹奏各种乐曲;

然后周围立刻燃烧起来,它便从容地投入火中。不久,在温暖的灰烬中孕育出一个蛋,时机一到,便孵出一只妙音鸟。

从此,一只新的妙音鸟又诞生了,继续以往的奇异生活,然后又燃为灰烬,再度轮回。

——题记

“这么说,这种妙音鸟和凤凰涅盘差不多呢。”禾菱歌合上厚厚的典籍,他们还是要去归墟的。

根据上古神话,世界上所有河流,甚至银河中的水,最后都汇集到神秘的归墟无底之洞。

但归墟里的水,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增减。

归墟是沟通上下两个世界的通道,帝乡、天帝的居所。在上古巫家两重世界观里,帝所居住的形上世界为真。

形下世界为不真,若论真幻对立则形界为幻可见。

真字的古意便以形下世界为不真)和中层宇宙(大地)的心脏。归墟与昆仑分别位于中原地带的东方与西方。

归墟之国也是少昊之国,多九雏。还有吞舟之鱼,这一路上陪伴他们前行。长鲸驾空海波立,众说吞舟之鱼。

“归墟世外之仙地,我们能看到九雏和凤凰,可是为何还需要妙音鸟呢?”

“因为少昊之国,重音律。我们若想进入其中,就需要为他们得到一只妙音鸟。”

“那么,应该去哪儿寻找妙音鸟呢?它是神鸟。”禾菱歌问道。敖广神秘一笑:“这个你不用担心,妙音鸟喜音律。”

只要能有妙音鸟没有听过的悦耳音律,它就会主动的出现在音律出现的地方。

“可是,我不通音律啊。你也不通吧。”禾菱歌站在棺船上,他们的棺船已经渡过了五座神山。极目远眺,海天一线蓝色如镜。

金黄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那些九雏和五凤凰从他们身边高高低低的飞过去,伴着彩霞。

禾菱歌看呆了,喃喃道:“太美了,比大荒落美多了。”她活了这万年,还从没见过这么美的地方呢。

“你等着,一会儿你就能看到妙音鸟了。那时候会更美。”敖广说道。他选择的是伏羲五弦琴,而琴是弦乐之首。

“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琴者靠天地之声,通神明,惊鬼神。因而瓠巴鼓琴,飞鸟翔集,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玄鹤延颈。”

敖广一边给禾菱歌将琴的妙处,一边抚琴低唱。他唱的是一曲古调,禾菱歌从没听过。

“九雏”出自《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

传说中凤凰生五胎,为“真凤、鹓鶵、青鸾、鸑鷟、鸿鹄”。

其中真凤对应俗说的“朱雀”,为火红色,鹓鶵黄色、青鸾青色、鸑鷟黑色或紫色、鸿鹄白色。

而正中的鹓鶵又育下九雏:

金凤,性平和,兆祥瑞。饮食讲究,仪态万方。能通天应地,精通音律。

彩凤,长得和父母最像,身分五彩,能降百鸟。

火凤,为火之精,周身火焰,性情暴躁,高兴的时候光芒万丈,发怒的时候赤地千里。五彩缤纷,周身赤红。

雪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