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3章 判卷(下)(1 / 1)

大国重坦 华东之雄 1090 字 9个月前

第三名的试卷,是张向阳的,张向阳原本是试车员,在坦克的动力系统方面,自然有一番见解,而且,这也不是直接就要求什么世界先进水平,而是有理有据,结合己方的实际,提出来的一个合理的方案。

如果不顾及现在的工业基础,贸然要来个1500马力的发动机,那生产起来,绝对是一场灾难啊。

不用说现在的祖国了,哪怕再过上二十年,德国人把自己的1500马力的坦克发动机卖给了三哥,全部的零部件,都是德国生产的,仅仅让三哥去组装,组装出来的,也仅仅能发出1200马力的动力来,如果用他们自己生产的零部件,估计连800马力都够呛,这就是工业基础决定的。

当然了,现在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不过理论结合实际,谈的相当到位,非常出彩,三个人都给出来了高分,就连马盼山,都是连连点头,其实现在,国内的工业基础,就是国外五六十年代的水准,要的东西太好了,怕是没这个胃口吞下来啊。

“嗯,接着看第二份。”马盼山说道。

第二份,写的就更是洋洋洒洒了,第一句话,就写的很正式,坦克,火力为王!不管是研发新的二代坦克,还是改进我们现有的坦克,我们都需要引进北约制式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

现在,北约标准的,就是这种105毫米的坦克炮,除了德国的豹2装了他们自己研制的120毫米坦克炮之外,其他的,用的都是这种的105毫米的坦克炮。

和己方现在的坦克炮相比,人家的技术是相当先进的了,里面列举了两项最重要的技术,电渣重融钢和身管自紧技术,这是实现高膛压坦克炮的最关键的技术!

造炮,就需要用最好的钢材来建造,这种钢材,需要使用电渣重融的技术,通过电流,让钢材融化,其中的杂志变成电渣排出来,剩余的就是紧致的钢锭了,然后再进入造炮的流程。

没有这种钢,坦克炮就无法承受足够高的膛压。

另一种,身管自紧,在造炮的时候,硬生生地把内膛挤压,让钢材更加致密,这样自然就更结实了,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

只有更高的膛压,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射药,让炮弹出去的时候速度更大,威力更强。

引进105毫米的坦克炮,同时捎带着,把这些造炮的技术引进过来,之后,不管是改装现有坦克,或者是新的二代坦克,哪怕是己方自己制造120毫米的滑膛炮,都可以用到这些技术。

其实,提到105毫米坦克炮的文章不少,但是,能够把文章写的这么漂亮,联系己方的实际,尤其是这些工业技术的引进,甚至是后期的扩膛,都说的很有条理,所以,它能脱颖而出,也是有独到的视角的。

“这篇,是李长江写的啊。看来,他虽然是在维修车间,但是,对技术,还是很上心的啊。”马盼山感叹道。

连续两份试卷,都是出自维修车间的人员的手笔,马盼山也能接受,因为这些文章,写的的确是不错,说明真的用心了。

在坦克厂,不仅仅要动手,还要能动脑子,这两篇文章,都是动脑子的典型啊。

那么,成绩最高的呢,该是什么?

马盼山最终,把目光放到了分数第一,也就是三个人都给了满分的那张试卷,拿起来一看,顿时就皱起来了眉头。

论西方数控机床引进的迫切性。

看着这个标题,马盼山不由得喃喃地说道:“这个文章,应该是跑题了吧?”

当时秦振华和杜友文的对话,马盼山听的清清楚楚,杜友文洋洋洒洒地写着要引进豹2坦克技术,让秦振华说成是跑题了,现在想想,那些话是有道理的,咱们要务实一些啊,绝对不能幻想一下子就能从五十年代的水平,变到七十年代末期的水平,先达到六十年代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而现在,怎么又扯起数控机床来了?这东西,和这个题目,更没有关系了啊。

“当然不是,这才是扣到主题上了,不管是改进我们现有坦克,还是研发新的二代坦克,都离不开工艺啊。”秦振华说道:“工艺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是我们测绘仿制那个M48坦克的传动系统,为什么开始能用,后来就不行了?还不是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问题啊。马厂长,我们工厂里,其实最要解决的,就是高精度的数控机床的问题。”

说完,秦振华想到了自己一直玩的很流畅的那台数控机床,其实,它根本就不算是数控机床啊。

真正的数控机床,根本就不需要使用者编写程序代码,使用者需要做的,就是给数控机床一个产品设计图,然后,如何加工,那是数控机床自己运算来得到方案,数控机床内置的程序就能做到这些。

设计师,把设计图在电脑上绘制出来,然后,图纸传递给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具体怎么加工,不用设计师来干预。

这样的,才叫真正的数控机床啊,要是有了这种机床,用得着自己反复地修改代码,然后才能够加工出尺寸不同的穿甲弹的部件来的吗?

只要在电脑上,动几个数据值就行了。

而且,这个文章,写的更是细致,数控机床,那仅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有车床,铣床,磨床等等,各种加工工具,如果引进了,可以把己方的加工技术提高一个数量级啊!

就拿研发室里一直都浇筑不出来的那个变速器的外壳来说,如果有了专门的数控车床,浇筑用的沙模,是在数控车**直接雕刻出来的啊,细致的油路,也绝对能轻松地做出来的。

如果这几个文章之中,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引进的话,秦振华绝对选择这数控机床来引进。

马盼山听着秦振华的介绍,终于点头了:“看来,我还是老了啊,观念跟不上了,嗯,看看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拆开了胶水粘着的名字的部位,马盼山望着上面的名字,顿时就大吃一惊:“王二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