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帝都生涯第一章 祭祀的传奇从出发到现在,我和小丫已经走了十天的山路,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主要是因为我们从没出过远门,根本不知道那一条山路是正确的方向。
在山里转来转去,很容易失去方向感,我随时都要进行调整,以确认我们是在向东南方前进。
这一路上没碰到什么风险,只遇到过三次魔兽,其中最厉害的不过是疾风兽,顶多只能算是初级的风系魔兽,被小丫几个火球术丢过去,就吓的吱吱乱叫,不见了踪影。
至于另两种魔兽,则是连元素力量都无法使用的普通货色,光凭肉搏我都可以把它们揍的满地找牙,自然也对我和小丫构成不了威胁。
小丫储存在空间戒指里的食物早就吃完了,现在我和小丫真的恢复到了餐风露宿的原始生活中,好在小丫的火系法术玩的溜,不然的话我们连熟食都吃不上。
十天的时间,我估计顶多只走出了两百里的距离,但就只是这两百里,我们已经不知道翻过了多少座高山,这十万大山的名字还真不是叫假的,按照这样蜗牛般的前进速度,天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到达帝都。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我的腿伤已经痊愈,前后不过二十余天就能断腿完全愈合,我觉得自己的身体恢复能力至少是普通兽族的三倍以上,生生造化丹和万物长生法的效用已经慢慢的在我身上体现出来。
一路上我没怎么出手,都是让小丫打头阵,短短的十天时间,小丫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再不是那个被众人呵护的乖宝宝,拥有了一定的实战经验。
这种野外生存的磨练,是最好的催化剂,让小丫能够更快的成熟。
腿伤好了之后,我试着把小丫背在背上,施展起了缩地成寸的道法,这样一来前进的速度就快多了。
只是我现在修为太浅,就算缩地成寸不怎么损耗真气,我也只能支撑个把小时,就将气海中的真气消耗一空。
但只是这一个小时的急行,就可以把我们的前进速度提高一倍。
我发现这样快速的消耗真气,然后通过“万物生长法”第二层的凝息之法补回真气,对我的修行很有帮助。
就这样不停的消耗、补充,只不过是短短的数天,我的修为就有所精进。
果然磨练就是最好的成长方式,如果我和小丫还是呆在神佑之庙,在导师的指导下修行,恐怕就没这么快的进步了。
把理论运用到实战之中,大大丰富了我和小丫的实战经验,也使我们对一些战斗技巧的运用日趋熟练。
史上的那几位神佑祭祀,还没有一个像小丫这样小小年纪就颠沛流离,过上这种如逃亡般的生活,即使是的有兽族成年后的试炼礼,条件也比现在的我们好上太多。
不过,按照我上一世空空门入世修行的观念,小丫的这段经历,对她的成长应该是有很大帮助。
这一日我和小丫翻过一个山头,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绵延不下百里,顶部高耸入云的巨大山峰。
在接受几位祭祀指导时,我的地理学的不错,知道眼前的大山应该就是有名的安哥拉山,是我们此行路上所能遇到的最大一座山峰,也是十万大山中排名第三的高峰。
安哥拉山是因我们兽族的传奇祭祀安哥拉而命名的,这位狮族的天才祭祀在不到三十岁就踏入了圣级,这可是兽族的最快纪录。
而最传奇的是,安哥拉是不多见的能有机遇拥有战宠的战争祭祀。
战争祭祀和辅助祭祀一样,都属于祭祀中的特种祭祀,数量十分少见。
辅助祭祀只要选择修行方向就可产生,但战争祭祀的产生除了天份外还要靠机遇。
魔兽并不是只知道杀戮的野兽,不少强大的魔兽同样是智慧生命,它们在有着强大能力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习性与爱好。
战争祭祀有着兽神的天赋异能,能够与魔兽进行沟通,碰到彼此投缘的情况,还可以和魔兽签定心灵契约,让魔兽成为自己的战宠。
拥有战宠的战争祭祀,相当于能够发挥两倍的战力,一直是祭祀中的绝对战斗主力。
只不过不论在那个时代,战争祭祀从来没有批量出现过。
据现在兽神帝国的官方统计,整个帝国的战争祭祀还不足二十名,只这一个数据就可以证明战争祭祀有多么的尊贵。
安哥拉之所以能成为传奇,就在于他拥有的战宠居然是一头战斗型的冰霜巨龙!龙族的强大世所公认,而他们的骄傲也一如他们的强大,其他种族能够和龙族做朋友已经是难得的机缘,更别谈和龙族签定心灵契约,让其成为自己的战宠。
但安哥拉做到了!本身就身为圣级强者,而战斗型的冰霜巨龙也有着不弱于圣级强者的战斗力,所以安哥拉这名传奇祭祀,也有着双圣祭祀的美称,毫无疑问他是那个时代的顶尖强者。
当时神耀之国摩西正是建国之初,接连和兽神帝国暴发连场大战,在冥加河畔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中,安哥拉一人力敌人类的四位圣级强者,为兽族溃败的主力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撤退时间,使的兽神帝国延缓了衰亡的时间。
只不过安哥拉虽然强大,和冰霜巨龙以一敌二最后还是战死沙场,但那四名人类的圣级强者也没讨到什么好,付出了一人战死,三人重伤后修为降了一阶的代价。
而这三名重伤的人类,也正是后来三大公国的第一任国主。
安哥拉的武勇之名,即使是人类也赞叹不已,能够获得敌人的赞赏,安哥拉不愧传奇祭祀的美名。
出于对安哥拉的尊重,人类把安哥拉和冰霜巨龙的尸体归还给了兽神帝国。
安哥拉山是安哥拉年轻时的修炼之地,而他与冻霜巨龙也是在这里结认的,出于对这位双圣祭祀的怀念,兽神帝国将这座山峰正式命名为安哥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