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红星厂欺人太甚(1 / 1)

“玲儿!”

“今天就不陪你看电影了,我去一趟工业区。”

陈芒神色凛然,语气中透着阵阵森冷。

苏玲儿站在一旁,木然的望向陈芒,不解道,“啊?为什么啊?”

“今天不是周末吗?”

“平时也不见你忙,非要今天去!”

苏玲儿本能的以为,是陈芒不想陪自己看电影,所以找各种理由搪塞。

实际上这回,她冤枉陈芒了。

彩虹面包厂刚刚起步,如今又有红星面包厂与其竞争。

而且红星面包厂的总经理,是王宇辉!

王宇辉又是彩虹面包厂的前总经理!

其品行不端,加之又与宋家沆瀣一气,可以想见,彩虹面包厂必将受到他们的恶意竞争。

这是陈芒不愿看到的结果。

他也绝不会再次放虎归山!

“玲儿——”

经过昨夜的温柔,陈芒对苏玲儿的态度大变,俨然温柔了几分。

无法给其名分,但也绝不能辜负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

陈芒说道,“我真有事,你回家吧!”

“我不!”

苏玲儿噘嘴道,“我要跟你一起去!”

“行吧!”

带上苏玲儿与否,也不耽误工作。

紧接着,两人便来到小区,由陈芒开车,来到工业区彩虹面包厂!

苏玲儿第一次来这个地方,多少有些陌生。

但她对彩虹面包厂,一点都不陌生。

不管是面包厂的前总经理王宇辉,还是面包厂生产的产品,以及在市面上的占有率,苏玲儿也略知一二。

只是没想到,外界鼎鼎大名的彩虹面包厂,竟是如此狭小。

铁皮大门锈迹斑斑。

红专绿瓦的厂房,也明显经历了岁月的侵蚀。

原以为彩虹面包厂,是一家至少堪比506厂的企业。

想不到就是这样一家工厂,在生产面包。

下车后,苏玲儿站在门口,心下不无震惊。

陈芒关好车门,轻飘飘说一句,“走吧。”

接着,便抬脚迈入。

厂里有几个工人在活动。

陈芒凑上前,拦住一名工人,假以辞色道,“麻烦问下,潘耀杰潘总在不在?”

“我们潘总啊?”

工人并不认识陈芒,敷衍说,“潘总去航食公司了,我们钟总在厂房,你自己去找他吧!”

潘耀杰去航食公司了?

这倒叫陈芒有些费解。

航食公司,全称青州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是青州第一家合资企业。

其主要业务,是给航班配餐!

“噢!”

陈芒轻噢一声,然后率先朝厂房走去。

这名工人不知道,他眼前的这年轻人,就是面包厂背后的老板,陈芒!

车间生产相较滞后,所有产品都是手工制作,除了包装,没有用到机器。

因为厂里规模有限,没钱采购设备。

正因如此,才保证了面包的口感。

此时的钟厚山,正在指导工人下料。

扭头一看,见陈芒站在门口,他连忙在白色的围裙上蹭蹭手。

然后小跑过来,笑道,“陈总,您这是——”

陈芒扫视一圈生产车间。

车间内弥漫着蛋糕出炉后散发的浓烈奶油味,让他多少有些不适应。

陈芒退至门口,从口袋摸出香烟,递上一支,问道,“厂里最近怎么样?”

“哎——”

钟厚山接过香烟,不由的叹口气,缓缓道,“我们厂人力物力都有限,王宇辉王总又给红星面包厂带去了配方,导致我们厂生产的面包,在市场的占有率急剧下降。”

“而且红星面包厂,给各大终端店放出话,以后不允许跟我们合作,这不是欺负人吗?”

“好在我们已经推出了新品,应该可以挽回一些颓势。”

红星面包厂的前身,就是红星劳保厂。

其人手充沛,资源充足,也不缺少资金。

只要有魄力转型,必将迎来新生。

与彩虹面包厂比起来,红星面包厂俨然就是庞然大物一般的存在。

这一点,陈芒清楚。

作为彩虹面包厂总经理的钟厚山,也清楚。

只是没想到,红星面包厂仗着根基稳固、底蕴相较深厚,竟放话给终端店,不让与彩虹厂合作?!

简直欺人太甚!

一时间,陈芒对红星面包厂越发憎恨起来。

他痛下决心,定要除之而后快!

但陈芒喜怒不形于色,淡淡道,“说说吧,目前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

闻言,钟厚山神色一喜。

难不成老板已经看到面包厂腹背受敌,这是要有动作了?

“陈总。”

“先到办公室,喝杯热水。”

“我跟您慢慢说!”

紧接着,几人来到办公室。

名义上,这几间平房,是厂里领导的办公室。

实际上,就是最普通的几间瓦房!

办公室内,也极为简陋。

斑驳的木桌木椅,看上去脏兮兮的。

桌子上零零散散,摆了几份销售单据!

进门的墙角,放着一只铁皮暖水壶。

同时,房间内还摆放了一张休息用的木床,床单看上去至少有半个月没换过的样子。

而这,还是钟厚山的办公间。

可见,厂里生产、经营环境之落后!

不过这年头所有家庭式的作坊,经营环境都是如此。

陈芒大大方方坐到凳子上,瞥一眼桌上的文件。

他又回过头来,弹弹烟灰道,“你说吧,我听着!”

在大老板面前,钟厚山不敢入座。

他站在陈芒跟前,表情严肃道,

“我们厂八名工人,两个业务员,两个配送员,一个会计,加上我跟潘总,总共十五名员工。”

“我跟潘总商量过,打算再多招几个人进来,并且采购两部送货车辆。”

“可是眼下刚刚盈利,一旦投入太大,会导致我们资金运转不足,甚至连工人的工钱都发不出来。”

“为了稳妥考虑,我跟潘总决定,还是再过两个月,等账上资金稍微充足点,我们再扩大经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