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和谐与否,受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的制约。所谓外部因素,就是人生存的社会状态;所谓内部因素,就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如果我们的社会是动**的、不公的、独裁的,我们的生活无论如何也和谐不了。当前,我们的社会相对来说是和平的、公平的、民主的,这就为我们和谐生活的建立创造了外部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生活是否和谐,就主要取决于各自的人生态度了。
有些人总是站在社会、家人、甚至自己的对立面,视我之外的一切都是敌人。对待敌人的方式就是不是你死就我活的斗争。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自己斗。最后斗争得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他们的生活背离了和谐的原则,留给自己的只有无穷无尽的痛苦和仇恨。
建立和谐的生活,要以社会、亲人和自己为友。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要和许许多多的人打交道,由于我们知识、学养、看问题的角度、性格等方面的不同,难免产生误会和磨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争斗,而是沟通和交流。通过沟通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支持,以求取得双赢。
在此,举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小例子。一次,去朋友家看他们的新房,从窗口往外一望,看到前面一座楼斜得很厉害。就不禁叹道:“那楼咋盖得这么斜?”朋友告诉我,不是前面的楼斜,是我们的楼斜。看楼、看人一个理,如果你站在正确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站在错误的角度,自然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在与他人产生矛盾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原来想不通的,也就通了。想通了,也就理解了,相互理解了,关系也就和谐了。
建立和谐生活,还要处理好自己和亲人的关系。在众多的亲人关系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夫妻是一种没有血缘而靠爱情和温情相联系的一特殊的亲情关系。夫妻之间比常人之间更敏感、更脆弱、更容易被误解、更容易被伤害。好多当年被人视为“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的夫妻,之所以最终劳燕分飞,就是因为多了一分摩擦,少了一分和谐。
夫妻关系和谐的“秘诀”是:宽容、原谅、理解、体贴、关心和鼓励。有分歧时,不必剑拔弩张;有争执时,不必义正词严;有理时,不必声色俱厉。对方不理解时,多做几句解释;对方有委屈时,多做几分安慰;对方有困难时,多给予几分支持。这样,夫妻关系就和谐了,心情就舒坦了,家庭就幸福了,你的工作、你的事业就会因之顺利了。
建立和谐生活,更要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在《快乐生活》一文中,我谈到过一种人,这种人常常和自己过不去。当然,如果是不断战胜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过不去”,那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这里说的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这种人没有大胸襟、没有大气魄、没有大眼界。鼠目寸光,斤斤计较,缁珠必争。小心眼、一根筋、认死理。从思维方式上说,是一种单线思维,不懂得逆向思维,更难做到立体思维。遇事想不开,态度悲观,从而导致情绪失衡,生理失调,心灵倾斜,天天生活在自酿的苦酒之中,无可救药。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再生的最宝贵的社会资源。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追求的是幸福。这种幸福的重要基础和来源就是和谐生活的建立。而和谐生活的建立,你就必需“友”社会、“友”朋友,“友”亲人,“友”自己。“友”天下人,和谐至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2024全本小说网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