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这块黑色的土地,养育了我,养育了我的创作。一说到煤矿,我的心里就情不自禁地涌出一腔热辣辣的感情。
旧社会,有过这样一首歌谣:“炭山煤窑悲歌多,窑工血泪染山河,只见煤车天天走,不见矿工话几多。”窑牯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解放后,他们翻了身,做了主人,能扬眉吐气说话,昂首挺胸走路了。然而,由于社会上长期的世俗偏见,他们并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尊敬。煤炭业,成为最不受人欢迎的行业。社会,太不了解这些应该受到尊敬的普通人了。
当我从部队回到煤矿,当我已学会写几篇小说,写几篇散文的时候,我就一腔深情地写他们,表现他们,想让社会真正地认识他们。
1982年,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风雨山中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在此之前,我虽然写过不少的反映煤矿生活的中、短篇小说,但由于反映的生活面窄,多是一、两个人物的命运,没有引起我的矿工伙伴们特别的注意。《山道弯弯》出来以后,在矿山里掀起过一片波涛。绝大多数人认为反映了矿山生活的真实,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议论。他们对矿工找不到对象,找一个寡妇还是自己的嫂嫂,感情上接受不了。为此,开滦矿务局的几位工人还投书《工人日报》,直陈自己的意见。这在我工作多年的涟邵矿务局,则没有太多的反映。这大概是南北方民情风俗的缘故吧。这部长篇小说,在我生活和工作多年的矿山,却引起了颇为热烈的反响。
这部小说,把矿山较多人物的感情纠葛,命运遭遇交织到了一起,描绘了较为广阔的矿山生活画面。书中的许多人物,在我工作的煤矿里几乎都能找到影子。这,引起了矿工伙伴极大的兴趣,一封一封火辣辣的信,来到我的面前。他们在信中纷纷问我:“书中的某某,是不是某某?可是,他不是复员军人呀?”书中某地名,是不是矿上的某地方呀?可是,你为什么要改动一个字呀!”……
有一次,一位矿上的朋友,登上门来对我说:“岳峰和伍惠芬(《风雨山中路》中的两个人物),后来怎么样了呢?岳峰是和伍惠芬结婚了呢?还是和林茵复婚了呢?你能不能接着写下去呀?矿上不下千人读过这部书了,大家在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有人说,应该结婚,有人说,还是复婚好。大家都希望你再写一部。”
我和这位矿上来的朋友,饶有兴致地进行了一番讨论。如果写续篇,岳、伍、林三者的关系如何发展?我准备让岳、林复婚,而不让岳、伍结婚。他表示赞许,并给我列举了几对离了婚又复婚的例子。
不几天,我回到矿上去。一推开这位朋友家的门,只见夫妻俩正在争论什么。见我去了,两人都红着脸笑了。
“你们在争什么呀!”
我问。
“她不同意岳峰与林茵复婚!”
丈夫指着妻子说。
“老谭,他说是你讲的,要岳峰与林茵复婚。我正要问你:从现在这部书中发展的情节来看,岳峰和伍惠芬结婚,是顺理成章的了;而和林茵复婚,是很难堪的。”
“为什么?”
“岳峰本人不会愿意。他们的大女儿燕燕不会答应。省煤炭局老局长马少一不会同意……”
她放连珠炮似地说了一通。
“正因为这样,让他们复婚,才有文章可做。才有情趣,才有故事。如果岳和伍结婚,就没有文章可做了。”
我决定写《风雨山中路》的续篇。
正在这时候,资兴矿务局邀我去工人创作讲习班讲课。我想,除去为工人业余作者朋友烧一把火,打一打气外,自己也借这个机会,去好好补充、丰富些生活,为这部《风雨山中路》的续篇积累素材。资兴是一个老矿,她远在国民党时代就开采了。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子文都曾在这里有过股份的。她曾为湖南煤炭工业的发展,输送过不少骨干力量,有湖南煤炭工业之母之称。对一个作家来说,那里一定是一个富矿。
于是,我兴冲冲地到资兴矿务局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2024全本小说网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