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山道拾到的故事(1 / 1)

人生路弯弯 谭谈 2060 字 1个月前

不少读者以为这是我发表的第一个作品,在信中热烈地祝贺我“一鸣惊人”。许多正在文学这条山道上跋涉的朋友,在向我祝贺的同时,也希望尚在奋斗中的自己,某一天能象我一样,来那么“惊人”的“一鸣”。

我从内心祝福那些年轻的朋友们,希望他们都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也许,世界上确是有创造奇迹的、“一鸣惊人”的伟人。然而,这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恐怕还是“冷水泡茶慢慢浓”啊!

朋友你已经知道了,从我的处女作《听到故事之前》的问世,到所谓成名作《山道弯弯》的发表,我在文学这条艰辛的路上,摇摇晃晃地跋涉了十六、七年啊!这期间,我发表的各类文学作品,有六、七十篇,达三十多万字!

这些默默无闻的作品,以及那更多的没有发表的“废稿”,也许都为我的成长做出了它们的贡献。就象当年的那些退稿条一样,是送我往上攀登的一块一块垫脚石。

我感谢那些为我垫脚的默默无闻的作品,更感谢那孕育我的作品的——不!孕育我的——生活土壤!

不少读者朋友在信中问我:你的《山道弯弯》是怎么“弯”出来的?

我说:那是在故乡的山道上捡的!

朋友有兴趣吧?愿意听听我“捡”这个作品的经过吗?

那是1979年的盛夏。当时,我已调到《工人日报》驻湖南记者站做记者。家却没有搬。爱人和孩子仍住在煤矿里。有一天,我从外面采访后回到矿上的家中。夜里,月朗星稀,天气却很热。我搬一条竹椅,坐到宿舍前面的坪里,和煤矿上的干部、工人一起乘凉,摇着蒲扇,扯着乱弹。就是在这个夜晚,一个辛酸的故事,流进了我的心里:一个煤矿里,有一个矿工牺牲了。其弟顶职进矿,其妻改嫁给其弟。不久,其弟也牺牲了……

这个女人的不幸,引起我的深切的同情。当时,我真想去寻访寻访她。但是,因我急于去完成另一个采访任务,没能立即去采访她。

这个故事,却一直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里。

几个月后,我到涟邵矿务局桥头河煤矿邓子山工区采访。在这个工区的招待所里住了几天。这个招待所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年轻的女同志。会计是她,服务员也是她。她工作非常负责,待人热情和睦。但是言语极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干活。工区办公室的秘书小朱告诉我:她是一个烈属,是在丈夫因公牺牲后顶职进矿的。进矿两年多来,别人给她介绍对象,她总是不答应。每个月带着孩子,去看望公婆一次,节约一些钱交给公婆。

小朱随便说出的几句话。却象烈酒一样使我醉心。我感到全身热辣辣起来。我踱步到楼房的走廊栏杆前,举头眺望着沸腾的矿山:井架上的天轮在飞转,电车道上的矿车在奔驰。我思想的轮子,也随着天轮在转,随着矿车在跑……

我们的煤矿,比起旧社会,生产条件大大地改善了。然而,由于环境的特殊,不幸的事情难免会发生。社会上许多姑娘因此不愿嫁给矿工。煤矿工人,长年累月劳动在矿井里,没有享受自己应得的那份阳光的温暖。然而,他们却用自己的双手,从地层深处取来煤炭,给人们以阳光以外的温暖。爱情,对这些为人民、为社会贡献光和热的煤矿工人,是多么不公平啊!

在完成矿山的采访任务以后,我回到长沙。一个炎热的夜晚,我到《芙蓉》杂志社的编辑部副主任朱树成同志家里串门。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经常到他家串门。在他家出出进进是很随便的。这一次我的到来,象往常一样,没有引起他特别的注意。我接过他递给我的一杯凉茶,很随便地和他聊着。

我向他谈矿山的艰苦,谈矿工们的憨厚和豪放,谈矿工们的牺牲精神,也谈矿工们在矿井里的那带野味儿的生活情趣,谈矿工们的妻子——那些平平常常的女人……

“我想写写那些女人!”

我谈着谈着,激动起来,不禁从坐着的凳子上站了起来。

他望着我,怔了一下,突然问我:

“你准备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主题?”

我一下被他问住了。老实说,这时候,我还真没有去想什么主题呀!

“当然,不一定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很明朗的主题,也可以多主题。但是,我觉得,写这些默默无闻地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于人类的平平常常的女人,是不是定这样一个主题: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他说得很不经意,我的心里却突然亮了一下。我立起身来,车转身子就走了。当他醒悟过来喊我时,我已经到了楼下。

“如何把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为灵魂溶进整个的作品?如何使这个主题,在作品中能立体化?”

夜里,我躺在**思索着。渐渐地,孩提时代,常听老人们讲的那个田螺姑娘的民间故事,进入我的心里来了。我把它借了过来,巧妙地贯穿于自己的作品,使表现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主题,产生一种立体的效果。

就在自己的构思逐渐成熟的时候,娄底地区文联在新化县举办文学创作学习班。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工人作家萧育轩同志邀请我到学习班上讲讲课,看看稿子。我当时已从《工人日报》湖南记者站调到《湖南日报》文艺部做编辑了。而我的爱人和孩子仍住在煤矿。文艺部的领导关照我,多给我几天时间,提前几天走,顺便到家里住几天。

我回到了煤矿,回到了家里。我没有休息。利用难得的这几天时间,来写这部使我的心里发痒的作品。到家的当天晚上,我就拿起了笔,伏到了那张我从部队复员回煤矿那年买下的三屉书桌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2024全本小说网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