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开拍亮剑(1 / 1)

十五亿三千五百万!

“哇欧!”

现场沸腾了,有人走向谢丽琴,有人走向陆晨,向他们表示祝贺。

陆晨也不敢相信他的眼睛。

大屏幕上的数字,怪不得他数着数着就花了眼。

他不就是唱了几首歌吗?

虽说他所选唱的歌,可以说是费了点心思,做了精心的挑选。

歌曲不但应景,还能激发起香江人爱国热情。

但是也不至于火爆到这个程度吧!

15多亿啊!

这也太惊人了吧。

陆晨又火了,从内地火到了香江。

他在香江之夜唱的歌,非常合老一辈人的胃口。

他们是最深切的从父辈那里体会到没有根的悲哀。

许多年轻人也深有感触。

寄人篱下的生活,虽说是繁华与机遇共存,但是仰人鼻息,看人脸色的日子,过得本就窝囊。

祖国这个大家庭不但没有抛弃他们,还千方百计的想着办法接他们回家。

这份情怀怎么能不让他们感动。

“陆晨,快点出录制版本,好喜欢你的歌,想下载下来随时收听。”

“当我从陆晨的歌声里,再次听到祖国母亲的呼唤,那一刻,我哭了。”

“我自豪,我落泪,却是欣喜的泪水。”

“我深知自己从这一刻起,不再是浮萍,而是有根的人了。”

“从此以后,我深知自己的人生不再是附属物,而是主人。”

“在这残酷而又激烈的生存环境面前,我迷茫与困惑时都不再担心害怕,因为我有家了。”

经历了殖民地与再回归祖国的怀抱,这些跌宕起伏的经历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经慢慢的淡化。

每个人的心里,无论岁月如何流逝,也总会有一件事情,如平静海面上突然间出现的浮影。

如静谧的夏夜里听到的虫鸣。

就像是一段无名的声波,来过而又再次与我们挥别。

当再一次与我们相遇,再一次点燃人们内心里最为永恒的情感。

颤动的呼吸,心跳的距离,在艰难之际,耳边依然能够听到有人呼唤你的姓名。

告诉你,别怕!

久违了母亲,孩儿出去历练后终于清醒,犹如破茧而出,化蛹为蝶。

经历了内心挣扎的痛苦,品味着没有根的过程,清醒后终于平静。

这一夜,很多香江人都整夜无眠,心情激动得难以入睡。

缘起缘灭,生命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看似如流水般无痕的人生,在生命历练的长河中受到洗礼才能领悟。

陆晨去了一趟香江,二天后,戴着香江慈善之星的头衔,名利双收的返回京城。

自然,等待他的是朱凯、李双玉等人的白眼。

现在他们就怕陆晨出去浪得开心,然后把善后的工作丢给他们。

天天忙得焦头烂额不算,热情的粉丝听不懂人话似的。

都说了几百次,有什么需求直接找陆晨。

找不到陆晨找他们也没有用。

任凭他们把嗓子都喊干了,激动的粉丝们就是不买账,电话依然响个不停。

陆晨回来时,每人发了一张香江游贵宾卡。

凭此卡在香江可以享受吃住行游一条龙免费服务。

这些贵宾卡是谢丽琴为了感谢陆晨,特意签发了10张贵宾卡送给陆晨。

果然,人的需求是没有界线也没有尽头。

朱凯和李双玉等人只顾着商量,他们选个时间去香江一游,顾不上去找陆晨的麻烦。

欢声笑语的日子中,迎来了亮剑正式拍摄的日子。

拍摄现场,陆晨一改往日的嬉笑,盯着每一位演员的演技,时不时的就能听到他的叫停声。

“我就不把这次突围当成突围,当成什么?当成进攻,向敌人进攻!”

演员神情到位,轻松的完成这一段的演示,正准备调整情绪演下一条时,

然后就听到陆晨“卡”一声打断了。

配戏的演员们想到对视了两眼,各自琢磨着有哪里不对?

陆导叫停,那是哪里演得不好?问题出在哪里?

“这一段,要表现出李云龙不畏敌我力量的悬殊,霸气的一面。

要演绎出我军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

演员们点点头,刚才话里的语气确实是力量不够,显得有些没有底气。

“来,这条再来一次,相信自己。”

陆晨说完,紧盯着演员,示意他们进入状态。

演员们内心深处充满着对陆晨的佩服。

陆晨平日里跟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还会应他们的要求唱上几首他们喜欢听的歌。

但是陆晨一旦进入到了工作状态,就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

不但要求严谨,甚至可以说是鸡蛋里挑骨头也不为过。

这次挑选的演员,许多重要的角色演员都是老戏骨了。

他们在同行里可以说是佼佼者,可是拍陆晨的戏,大部分人还都是第一次。

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有些资深的演员被陆晨不停的叫停。

陆晨跟他们讲解剧情时,有些人很不服气的跟他顶上几句。

他们认为,这一条用他理解的方式来处理效果不会差,而陆晨偏偏说要进行这样或者是那样的改动。

自然就有些人心里不服气,仗着自己的地位,自然不会全听陆晨的摆布。

陆晨也不会惯着他们。

好,你说你行是吧!

是驴是马那就一起拉出来遛一遛,让大家来点评。

陆晨不怕增加拍摄的成本,相同的片段他拍出了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是让演员们自由发挥,按照自己对剧情的理解来拍。

一个版本,则是按照他的要求来拍。

然后把两个版本的视频,无记名的直接就上传到了网上,请网友们来投票。

当局者迷。

当这些演员于戏外放松下来,自己看了一遍两个版本的效果时。

这时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按照陆晨的理解来拍,更有代入感。

事实证明陆晨的理解是对的。90%的网友选择了陆晨要求的那个版本。

这些数据都是在完全公开的氛围里进行的,不可能作假。

那之后依然还是会有争吵与辩论,吵论争辩过后,换来更多的演员对陆晨的心悦诚服。

他们确实是没有人,比陆晨更能理解和吃透,剧本里的每一个片刻。

此后的拍摄,渐渐地再也没有人对陆晨的看法和要求提出质疑。

任凭是资格有多老的演员,在陆晨面前,就跟个徒弟似的,对他充满了敬意,敬佩他的剧本的领悟力及敬业精神。